关于加强我国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提案

2012-3-20 16:5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全国政协委员 黄延楠
    交通出行作为民生大计之一,时刻关切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已成为安全领域的重点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安全经济的变革时期,也处于安全变革期。近年来,我国发生交通事故数量、人员伤亡和直接财产损失,虽然绝对数同比有所下降,但交通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面对新的交通形势,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我们更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研究事故预防的有效方法,严格落实相对应的工作措施,切实保障广大交通参与人的安全利益。
    新形势下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某种程度上对交通管理的原则是“畅通优先于安全”,如何将交通事故的预防工作变为交通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变革期的重要问题;二是交通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三是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极易发生;四是一些行业和领域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仍存在着安全生产隐患;五是个别部门和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业务不熟练。为此,我们建议:
    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要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可靠保障的基础之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安全标准,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坚持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促进安全生产形式实现根本好转。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装备全面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实现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二、把握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实施 “四加强”和 “四强化”。“四加强”即加强安全监管的法律体系建设、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加强应急反应的基础准备建设、加强监管力度;“四强化”即强化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强化源头管理、强化动态监督与现场管理、强化事故调查处理和领导问责。
    三、以消除安全隐患为切入点,大幅度减少一般事故,坚决遏制重大事故,杜绝特别重大事故。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围绕“一条主线”(基层和基础建设),落实“两个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突出“三大重点”(隐患排查治理、队伍建设、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四种能力”(企业内控能力、部门安全监管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安全工作创新能力),全面构建交通运输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保持安全生产形式长期稳定,为交通运输事业畅通高效、安全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实现交通运输安全工作的目标。交通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应急反应能力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便捷、高效、绿色、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要在五个环节上狠下功夫。一是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二是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现代物流发展。三是切实推进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交通。四是着力完善安全监管体系,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五是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
    六、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广借鉴云南省公路客运安全实时监管系统、天津港港口集装箱装卸调度作业系统等成功经验,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促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的战略要求,遵循体系管理原理、过程控制原理、人本原理,发挥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在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方面的优势,有条件的地方可增设智能交通管理委员会,加强智能交通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综合提高交通管理现代化水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