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64280公里 强龙出高原

2012-3-13 20:0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青海,西揽西藏,东接内地。青藏公路承担着85%以上进藏物资和90%以上出藏物资的运输任务,被誉为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生命线。  担国之大任、负民之众望,生命线必须强劲持久。2009年12月,青海省委书记强卫考察青海高速公路建设时指出:青海的基本建设、重大项目建设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大头、重点。要高度重视,精心筹划,合理安排,切实把交通工作抓紧抓好。 

  近年来,青海公路建设持续高速发展。仅2011年,青海省交通建设总投资135亿元,1001公里高速和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4280公里。 

  依山就梁,穿洞越壑,今天的青海,宽阔顺畅的高速公路已纵横交错,蜿蜒不尽,宛若腾起于高原的巨龙。 

    攻坚克难,非常之地筑成非常之路 

  高原高寒,地质条件复杂,青海公路建设中,面临着许多全新课题。建设者们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大胆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攻坚克难。 

  2008年12月25日,在柴达木盆地,总长80.052公里国道215线察尔汗盐湖至格尔木公路正式破土动工。察格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条全盐渍土地区高速公路。全线4座大、中型桥梁,39道涵洞、通道,5座立交桥,都在全盐渍土地区。盐湖卤水及盐渍土中含有大量氯盐、硫酸盐及亚硫酸盐,与当地恶劣气候共同作用,会严重侵蚀破坏混凝土和钢筋结构。不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修好的公路很快就会变成“豆腐渣”。 

  经过多方咨询、考察,设计单位中交一勘院提出用隔水防腐特殊材料制作的布袋,隔断混凝土与卤水的接触,从而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大孔径布袋桩在全国施工中还没有过先例,在盐湖地区高速公路桥梁桩基础建设上更是无人尝试过。 

  如何能把直径1.5米、长近40米的布袋沉入孔中?又如何能让布袋在孔中撑开?高达40多米的钢筋笼怎样才能下到孔底?如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避免布袋破损?一系列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出来了。 

  设计、施工、监理、建设单位的技术人员坐在一起,反复研究、探索试验。2009年9月,布袋终于在模拟钻孔内成功展开。2010年5月,察格高速公路布袋混凝土桩基础试桩成功! 

  几百根长达48米的穿着“防护服”混凝土灌注桩基础,“站”在腐蚀性极强的卤水和盐渍土里,默默地告诉世界:这是世界筑路史上的又一个创举。 

  在“中华水塔”青海,路要修好,环保更重要。沿线穿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的省际干线西久公路,是联通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经济干线,也是青海省通往四川省的省际通道。沿途既有宝贵的湿地草垫,还存在着湿陷性黄土、泥石流、滑坡、多年冻土、涎流冰等地质灾害隐患。 

  保护环境,又要防治自然灾害,施工队先后采取抗滑桩、锚索框架、柔性防护、波纹管涵、回填反压等技术措施,既根治了以往影响公路通畅的“卡脖子”难题,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水土流失。 

  在贵南县黄沙头段,为了保护公路两边的树木,建设单位先后投入400多万元修筑了两道3.8公里长的护肩墙。工程完工后,又安排专项资金,进行环保整治,恢复取弃土坑106处,设置挡墙9.27万立方米,植草25.5万平方米,修建22处停车港。 

  “这个地方成活一棵树很不容易。为了保护公路两边的植被,我们修改了原来一坡到底的设计方案,虽然多花了钱,但为了环保一切都是值得的。”建设者们说。 

    无私奉献,筑起天路最牢固基石 

  从没出过远门的年轻医生马晓萍被派到了308线工地。帐篷里,只有一些简单的生活设备,其他的一切都得自己动手建。地上挖个坑,围个布条就算是卫生间了。冬天刮风下雪,呼啸的大风随时会把帐篷卷走。夏天强烈的紫外线晒得满脸暴皮,密密麻麻的虫子让人苦不堪言。 

  吃水,就从附近的河里打。“我们从来不用浅色的杯子喝水,看到浑吞吞的颜色实在喝不下去。”护士张娟说。 

  就是这样,医疗队一边与严酷的自然环境搏斗,一边为筑路工、养路人服务。 

  担负玉树重建重要运输任务的国道214线和省道西久线,连接着海南、果洛、玉树三个藏族自治州,沿途平均海拔4000至5100米,空气含量只有内地含氧量的50%到60%,是名副其实的“天路”之巅。 

  负责管养的有果洛、玉树总段1000多名养路工,常年工作在高海拔地区,担负着2362公里养护任务。 

  “六月雪,七月冰,八月封山九月冬”。在年平均温度在零下4摄氏度的果洛、玉树总段,养路工人一年有260多天在野外工作。空气稀薄,高寒缺氧,他们中的70%都不同程度地患有高原心脏病、肺气肿、肺心病等高原疾病。 

  果洛总段班玛公路段的高亮,在一次抢修保通工作中,超强度劳动诱发心肌梗塞,殉职时年仅35岁。 

  年仅40岁的玉树公路段养路工奴日,工作时突患胃穿孔,在送往省城的路途中,停止了呼吸…… 

  在这里,养路职工的平均年龄为55.8岁,与我国人口平均寿命72岁相差16.2岁。 

  顶风雪、住帐篷、喝雪水,为保证道路安全通畅,为了祖祖辈辈生活在高原深处各族百姓的幸福生活,他们默默地奉献着青春和生命。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