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包装遭遇重拳 绿色包装或将“跃进”

2012-3-10 18:0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张艳
    近年来,产品过度包装现象蔚然成风,社会舆论不遗余力地“口诛笔伐”,广泛呼吁亟待立法跟进,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日前,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国家将立法禁止过度包装。2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决定。修改后的法律规定,企业对产品的包装应当合理,包装的材质、结构和成本应当与内装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成本相适应,减少包装性废物的产生,不得进行过度包装。有专家认为,此举不仅将有效遏制产品过度包装,也将加快绿色包装的发展进程。
    据悉,修改后的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产品和包装物的设计,应当考虑其在生命周期中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优先选择无毒、无害、易于降解或者便于回收利用的方案。记者了解到,与27日提交本次常委会审议的草案二审稿相比,29日通过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将草案二审稿中有关条款“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和包装性废物的产生”进一步修改为“减少包装性废物的产生,不得进行过度包装”。由此可见,国家此次对禁止过度包装力度之大,未来过度包装现象或许将得到有效遏制,减少浪费,降低包装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过度包装,用专家的话说就是包装的耗材过多、分量过重、体积过大、成本过高等。目前,对商品进行过度包装的现象日趋严重,不少包装已经背离了其应有的功能。过度包装不仅浪费大量资源,还会增加碳排放量,甚至会损害社会利益,助长形成奢华、浮夸的社会风气,不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长此以往,危害极大。因此,必须加以遏制,绿色包装势在必行。
    事实上,在食品、电子、机械、医疗、保健品等行业、领域,一些企业往往是为了确保产品在储存、运输等物流过程中的安全,而对产品进行了过度包装,因此物流条件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包装成本的高低。纵观当前绝大多数产品的物流环境,装卸、仓储环节是产品最易产生损坏的最主要的两个环节,常常由于野蛮搬运以及工人踩踏而使得产品受到损害。因此,装卸、仓储环节条件的改善可以大大改良产品的物流环境,降低产品在物流环节的损坏,甚至可以有效降低产品所需包装的安全等级,从而节省大量包装材料。
    而集装单元技术的发展,又为产品安全提供了一个安全通道。托盘作为一种集装单元化的器具,能将零散的货物归置成规格统一、具有一定体积和重量的货物单元,这些货物单元可以通过叉车进行装卸搬运,不仅增加了产品的安全性,还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如果能够更进一步,实行托盘作业一贯化,托盘随同货物直至送到最终用户手中,避免了在中途反复倒盘所造成的人力浪费和货物伤损。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确保产品的安全,还能降低物流成本,相应的包装成本也随之降低了。相信随着物流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将为绿色包装提供更多支撑。如今,国家立法推动绿色包装,为物流行业推行绿色包装带来良机,相关企业,无论是物流企业,包装企业,还是装备企业,都应该抓住机遇,从包装材料到包装方式、业务模式上,不断创新,共同推动绿色包装的跨越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