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群集团冷链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12-2-8 14:3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利群集团是一家综合性大型商业集团,业务涉及百货零售连锁、物流配送、酒店连锁、药品物流和药店连锁、房地产开发、高新科技、电子商务、旅游、金融等多个领域。截止到目前,利群集团拥有分公司100余个,已开业万米以上的商厦34座,大型物流中心3处, 星级酒店9家,连锁药店50余家,便利店800余家,总经营面积120余万平方米。2010年,利群集团实现销售额170亿元。

  一、 利群集团大力推进物流配送建设及应用

  2001年以来,利群集团以物流配送IT技术及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为突破口,加大物流信息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大力推进与发展智慧的流通模式,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在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特别是,语音拣选、RFID、无线、RF、看板管理等物联网感知技术在利群集团成功落地,在全国同行业率先实现利用语音、RFID等物联网技术实现仓库智能作业,使公司科学智慧的管理模式走在了全国同行业的前列。

  利群集团现已拥有青岛、胶州、文登三处大型物流基地,完成了物流基地的山东半岛布局,拥有仓储面积近20万平米,自主运输车辆近260辆(其中冷链配送车辆30辆),配送能力已辐射整个山东省。利群物流是山东省乃至国内投入运营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第三方商业物流企业。

  利群集团在胶州市建设的物流中心是目前同行业管理最先进、现代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中心。该中心占地近500亩,一期工程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2003年10月份投入使用;二期物流总建筑面积在6.5万平方米,2006年年底投入使用。目前,该中心全部采用前移式叉车、中高位拣选车、电动托盘车等德国进口设备,实现了库内作业无纸化、任务分配智能化,在零售行业系统首家采用了立体仓库系统。2009年初,利群集团常温物流中心成功引进了国际先进的Vocollect语音拣选技术,成为全国首家采用此技术的企业,大大提升了物流效率,提升了物流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利群集团胶州一期、二期物流中心拥有托盘货位近200000个,拆零货位600000多个,电子标签货位1800个,其中自动化立体仓库货位超过15000个。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有特色的生鲜产品,保证生鲜商品的品质、卫生标准的一致性,2010年利群集团斥巨资建造农产品冷链及生鲜物流加工配送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该物流中心具备生产、加工、验收、仓储、分拣、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设计符合HACCP要求,可满足50家左右万米以上门店及1000家便利店的生鲜配送需求。

  二、中国生鲜(冷链)物流管理面临的挑战

  超市生鲜管理的难点之一是非标准生鲜品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建立连锁超市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后,超市卖场内的诸多生鲜管理难题会集中上移至生鲜加工配送中心,使得卖场生鲜管理趋于标准化,有效降低管理难度。另一方面,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又会对信息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生鲜产品成本核算与控制,包括:毛利目标确定和分解、产品成本核算、单品管理等几个环节,提高生产加工标准化水平;二是加工配送响应速度,一般要在24小时内完成一轮配送作业,确保每天配送一次,有些小型连锁店铺因存货空间不足,或者出于保鲜销售考虑,每天两次甚至三次的配送需求都可能出现,时间性要求很高,这实际上对店铺下单订货、信息传输、订单汇总、分类反馈、订单分析、成本核算等的一系列信息处理要求高效的衔接与配合。

  为了确保人民所购食品的安全、保质、环保和可追溯,国家出台了食品安全法,因此冷链的WMS对食品管理必须符合国家食品的安全法,在WMS系统中会有生鲜加工处理模块,原料产地、分割、包装计重计价、损耗、操作时间、操作人员、去向、配送时间等信息都记录在案,还记录食品在仓库的温湿度数据、冷链配送车的全程温度记录,系统对食品原料的入库、加工、在库、移库、货权转移、出库、保质期控制、配送到客户都必须全程跟踪,一旦发现问题可进行追溯,查明问题的源头。

  三、利群冷链物流配送系统全面提升管理

  1、开发平台与系统架构全面升级。瑞通科技冷链系统开发平台主要为J2EE(IBM Rational V7.5,Myeclipse V7.0,DB2 DataStudio),中间件使用IBM Websphere7.0,数据库使用IBM DB2 V9.5。保证系统的规范性、可扩展性、健壮性,引入SOA的思想,支持流程定制等功能,提高了系统质量与业务灵活扩展性。

   



 

  生鲜加工配送管理系统架构图

  同时,RF系统架构全面升级,取消了以前的Telnet方式、字符型界面,新系统图形化的RF界面,用户操作更加方便直观。

   



 

   



 

   



 

   



 

  示例:RF系统操作界面

  2、生鲜加工配送系统与各系统的高效衔接。生鲜品的鲜度管理要求非常高,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系统实现了与总部管理、门店管理系统一体化应用,构筑数据实时大集中平台,实现信息传输、汇总、反馈、分析、指令等信息处理高效准确。

   



 

   



 

  3、系统支持复杂的配送业态。系统除支持对客户订单、门店请配单据的分析、下达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库内作业指令外,还支持越库配送(TC)、流通存货(DC)、生产加工(PC)等复杂的配送形态。

  特别是系统支持多货主管理,这也是首次在公司物流配送管理中引入货主的理念,为企业发展标准化的第三方物流(3PL)做好了信息系统支撑准备。同时,系统支持多仓库运作、仓库间调拨、仓库内移动、越库领料等。

  4、生鲜生产加工ERP的支持----首次引进生产加工的理念。在加工管理中,为了解决加工过程中库存的转移、成本的转换,系统中提供了分解型配方(由一到多的分解类加工,如畜、禽等)及组合型配方(由多到一的组合类加工,如主食、熟食、面包、水饺等)加工任务。例如:在加工中选择好要加工的配方后,操作人员根据系统指示的地点、货品及数量取加工原料;实际加工完成后,操作人员根据实际用掉的原料数量、实际生产的成品数量录入系统;系统根据这些信息自动计算出该产品的进价、成品批价、成品的售价等,可以供参考。同时,系统经过对阶段数据的汇总分析,将生鲜加工中的损耗管理得更趋于明晰,并为商品核算提供数据参考。

   



 

  生产配方管理(BOM)

   



 

  工艺路线管理……

  5、越库类商品作业效率大幅提升。蔬菜、水果、日配低温奶、糕点等越库类、日采类商品,以前采用手工转单的方式,工作效率较低,差错率较高。系统上线后,生鲜的采购及库内作业、配送全面采用信息系统管理,无纸化作业。系统对生鲜统配的各环节进行了整合,包括订单信息接收、越库任务汇总、RF终端自动接收任务、后台自动生成出入库单据、单据信息自动结转至账务系统等模块,将原有的生鲜出入库由手工单据操作模式改为RF终端出入库及后台自动生成单据的模式。系统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转单差异和相关环节的费用支出。

  6、系统与自动化设备实现兼容对接。系统自动采集门店的订单信息,生成包装贴标指令,发送到包装机上,下达包装计量贴标任务,在物流中心中完成了生鲜类精包装产品的生产,门店直接陈列销售。在包装的同时,直接用RF扫描包装机打印的标签,实现了包装商品快速分拣到门店,然后系统自动生成出库配送单据。

  应用无线网络、条形码等数据采集技术,使得现场数据获取准确、及时,能适应物流大量化和高速化生产要求,提升了加工配送中心的自动化程度,提高运营效率,减少了门店的工作量。

   



 

   



 

  7、实现冷库管理精细化。生鲜加工配送中心担负着生鲜品仓库存储的管理职能,生鲜品(除冷冻品)大部分的保质期都很低,要求快周转。系统提供物流运作各主要业务环节的预警机制,如安全库存预警、超储预警、短缺预警、近效期预警、保质期过期预警等。依据系统设计的管理区域、库别、库区、库位,类别和编码,实现了对货物的出库、入库、调拨、移库等的数据统计,监督控制管理商品的盘点、分拣、包装和加工生产过程。

  8、系统记录,透析损耗黑洞。生鲜品的损耗是不可避免的,在管理过程中,只能尽可能通过规范操作降低损耗率。为了能够对采购、库存、加工过程中的损耗进行统计和分析,系统对损耗进行记录。比如,对入库的生鲜品记录数量后,加工过程记损耗,分拣货时损耗(如对新鲜青菜整捆进货,分捆包扎时产生的损耗)等等。通过以上数据,就可以知道这一批生鲜品各个环节损耗量是多少,而且各批次的对比,也可以分析出本次采购的生鲜品的质量如何。

  9、看板管理的支持--可视化的现场作业状态。

  示例:上架工作量分析

   



 

  10、生鲜商品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销售管理、库存管理、付款管理等数据共享功能,使生鲜经营部门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之间能最便捷、最快速的进行订单处理、单证交换、销售和库存等业务数据的共享等,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

  四、利群集团积极构建生鲜冷链全产业链

  2010年底,利群集团投资2亿多元兴建生鲜冷链加工配送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该中心是国内最先进的生鲜冷链加工配送中心之一,借助青岛瑞通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生鲜加工配送物流管理系统,利群生鲜冷链加工配送中心在全国首家实现了针对生鲜物流各环节的科学管理,包括采购、销售、库存、生产加工、包装、贴标、出库、分拣直至配送等;搭建了数据实时高效精确处理大集中平台,实现对加工车间的产能、绩效及产品的工艺、配方、原料、损耗、毛利等进行充分的量化与管理。

  以生鲜冷链物流为中心,利群集团对生鲜产品采购及经营管理流程进行了规范和调整,确立了全面构建生鲜冷链全产业链的发展战略。

   



 

  1、建立全国采购网络,实现生鲜冷链产业链全覆盖。为了确保食品质量,坚持原产地规模采购,最大限度的降低采购成本,让利于消费者。为此利群集团采购中心派专业采购人员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考察市场,尤其重视基地源头采购渠道的开发和利用。

  2、探索“农超对接”新模式,体现企业社会价值。随着利群集团生鲜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生鲜冷链全产业链战略的推进,依托利群集团现在强大的生鲜物流能力和终端零售优势,使利群集团具备了“自采、自运、自营、自售”的能力,真正实现以超市为纽带,从产地到餐桌的直接对接,通过打造具有利群特色的“农超对接”的新模式,利群集团将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保证物资供给,保持物价稳定,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3、打造自有生鲜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利群集团推出的“福记农场”、“福记果园”等生鲜品牌已经在利群集团全面上柜。由于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实现了规模化加工,其平均毛利率比联营厂家高约15%,在产品质量和零售价格上有明显优势,实现了消费者与企业的双赢。

   



 

  五、利群集团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广意义

  (一)必须加快推进现代流通信息化。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现代流通区别于传统流通的重要标志。随着扩消费、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工作的不断深入,重点加快发展物流配送信息管理自动化,对促进商品销售、方便消费、搞活搞好商品流通,发展商业电子商务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必须以生鲜物流配送为重点,探索农产品供销模式。大型商业集团要重点建立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建设,规范流程,将各种感知技术与生鲜农产品仓储配送相结合,实时了解生鲜农产品的温度、湿度、库存、配送等信息,打造配送与质量检测管理的智慧流通物流体系,为构建农超对接核心竞争力夯实基础。

  (三)必须加快物联网在物流配送过程中的落地及应用。利群集团对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集团与门店监控全面联网,对生鲜经营、食品卫生、商品陈列、物价管理、仓库管理、服务规范等实现监控无缝隙覆盖,成为企业管理水平的倍增器。作为物流配送企业应以“三网联合”为契机,加大投入,加快物联网在物流配送过程中的应用,尽快实现虚实一体的物流配送现代化体系。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