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站这“死结”,春运期间为何不松开

2012-2-8 2:0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柏文学
    多年来,有关春运的汹涌舆论,主要面向着“铁老大”。今年春运中的铁老大,也真的比往年做得好了不少,大众有目共睹,旅客自有切身感受,自会今昔比较,并予客观评价。这是自我长进,也是民意难违。而“公路老大”却在旁边逍遥自在,不思长进。春运期间高速公路拥堵,可以说收费站“居功至伟”。“车速40公里/小时”,还叫什么“高速公路”?拥堵千米,车流凝固,更像是一条“死路”,俨然是对“高速公路”的讽刺。别说什么“高速因春运返程高峰陷拥堵”,而是星罗棋布的“收费”站,埋葬了“高速”。
    自然,春运高峰,也是公路收费站“生意兴隆、财源滚滚”的高峰。因此,你堵归你堵,我收归我收。堵,是你在遭罪;收,是我在快乐。尽管诸多有识之士,呼吁在世界罕见中国大春运特殊时间段,暂停公路收费站经营,好让拥堵在收费站后面的千万车辆顺利通过,对此,无一收费站曾予响应。什么“人民公路人民建,建好公路为人民”,“公路是国家公益事业”,什么缓解春运压力,为百姓造福,为国家分忧,什么社会伦理,公共责任,集体道德,统统不及“哗啦啦”钞票进账的美妙声音,能引起有关部门人士的快感。
    纯粹从资本经营的角度看,公路收费站任何时候收费都没有错,包括春运期间。但是让人想不通的是,在纯粹的资本主义国家,很多高速公路都是没有收费站的。为什么全球14万公里收费公路,有10万公里之多、70%占比之高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有关部门如何向人民解释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就是“有关部门”制造的。“20公里即设收费站”、“机场高速公路投资12亿收费上百亿”、“京石高速公路盈余6亿元仍在收费”、“河南368万元天价过路费”,都是“有关部门”的杰作,都是广大人民百思不得其解的奥数难题。
    2011年3月24日交通部曾表示:“今后不收费公路将占公路总里程的96%。”这份无限美好的愿景,却是没有日期的远期支票。谁知道这“今后”需要几代人,谁知道这张支票“今后”能不能兑现。与其给出这张“空头支票”来忽悠人民,不如给出即期兑现的“支票”以表示诚意,即春运期间收费站暂停收费,至少春节前后5天不收费。兑现这张“支票”不会让有关利益集团穷死。央视也是响当当的(传媒)“老大”,在民意要求下,今年春晚取消了一切广告,央视并没有因此穷死。所以公路老大放心,收费站停几天穷不死。
    让人感到公路老大很不够意思的是,春运期间还涨价了。“南京至深圳涨至620元,南京至东莞涨至600元,基本都涨了100多元。车站方面表示,根据相关规定,汽车票的价格允许在最高限价范围内自行浮动。此次涨价将一直持续至2月3日。”这“相关规定”具体内容是什么?哪个部门哪个年代制定的?是否与更高的法律法规冲突?是否与更新的规定不符?如果这是最新“相关规定”,也太不“与时俱进”、太不“科学发展观”、太不“以民为本”、太不厚道了吧。与打劫无异。铁老大曾想涨价,终于没涨,公路老大涨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