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榭开发区带来“黄金效益”

2012-2-7 10:1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面积只有30平方公里,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榭,这个当年名不见经传的海岛,经过18年的开放开发和建设,书写了“亩产”新纪录 
  龙年伊始,来自大榭开发区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财政收入100.84亿元,同比增长27.6%,首次超百亿元。在“以亩产论英雄”的今天,是什么力量让这个数十平方公里的海岛,成功跻身财政收入“百亿元俱乐部”?“它得益于‘以港兴区、实业强区’战略的实施。”大榭开发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如是说。 
  石化产业撬动经济“三连跳” 
  大榭岸线资源丰富,开发伊始,就提出“以港兴区”的发展战略,加快港口码头建设步伐。去年,大榭港区货物吞吐量达7001.4万吨,同比增长14.5%。 
  港口资源优势决定了大榭的产业特点。近年来,大榭先后引进了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了以深水良港为依托的临港石化、能源中转等主导产业。 
  “石化产业的不断壮大,成为全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来源。”大榭开发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说,近年来,全区做强做优临港石化产业,按照产业高端化、集聚化、循环化、生态化的发展要求,加速石化产业集群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大榭全区石化企业共完成产值434.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0.4%,上缴税收65.9亿元,占该区税收总额的70%以上。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环境和项目审批等诸多困难,大榭开发区全力破解难题,确保重大项目落地生根:目前,中海油大榭石化馏分油综合利用项目、宁波万华三期MDI60万吨/年到120万吨/年倍增项目等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三菱化学、韩华化学二期项目具备报批条件;德国汉圣化工环保特种油项目正式落户该区。 
  “如今大榭逐步形成区域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高、创新能力强的石化产业集群。”大榭开发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得益于产业块状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大榭全区财政收入实现了“跳跃式”增长,2008年以来,连续三年以20亿元左右的绝对额递增,同比增幅连年位居全市前列。 
  强“生态”打造宜居之城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作为宁波三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大榭提出,抓住“发展循环经济”这一良方,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在建设“产业集聚之区”的同时,打造“生态石化之岛”,创建“滨海宜居之城”。 
  目前在万华工业园区,以宁波万华、韩华化学、林德气体等行业龙头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为核心,通过引进上下游项目及配套企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聚氨酯产业链,形成了“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的良性环状循环。其中包括东港电化电解工业盐后的液氯供给宁波万华做MDI的原料;宁波万华的副产品氯化氢供给韩华化学做PVC的原料;林德气体和万华热电则分别负责向各石化企业供应工业气体和蒸汽等。 
  在这样一种从产品、原料、副产品综合利用的循环状态中,园内的企业产出了高附加值的产品,实现了同等能耗下最高的生产效率,和最大的经济效益,该园区也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能耗最低的MDI生产园区。 
  万华工业园是大榭建设生态文明的个案。去年,大榭还推出一系列“生态组合拳”:投入1.1亿元完成27项节能技改项目,当年节能约1.5万吨标煤;在全市率先启动LED路灯升级改造,一期工程每年节电72万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6%以上。 
  抓机遇培育新增长点 
  2012年,站在新的起点上,大榭如何“再进发”?“强力推进‘以港兴区、实业强区’战略的同时,推动“服务活区”战略,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大榭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快构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互促共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去年底,大榭能源化工交易中心正式开业运营,目前成交总额达5.88亿元,为推动临港大工业与临港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注入活力;该区还加大商贸服务业扶持力度,三江购物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在沪市A股的成功上市交易,实现全区企业上市“零突破”。 
  去年开始,大榭抢抓海洋经济发展机遇,依托临港石化、能源中转等优势产业,加快构建“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目前先后建成中石化原油中转基地、中石油油品储运基地等能源、液化品仓储中转项目,其中原油接卸量约占全国海运原油接卸量的1/6以上。 
  眼下,大榭正着手制定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致力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商贸业及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新兴产业,力争使现代服务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推进器”、税源培植的“稳定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