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迎来多事之秋

2012-2-6 15:0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前夕,中美贸易领域暗潮涌动。   先是在中国农历新年期间,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其本届任内的最后一份国情咨文,宣布成立将新的部门贸易执法单位负责调查所谓中国等国的不公平贸易做法。随后,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星期里,中美贸易摩擦频率达到一日一宗。
  专家指出,美国政府成立的这一新机构,矛头直指中国,随着美国大选渐行渐近,特别是近期中美领导人将进行会面,短期内中美贸易摩擦料将继续加剧。
  国情咨文对华贸易政策表态更趋强硬
  美国贸易代表柯克在国情咨文发表后又透露,成立新的贸易执法部门目的是增强美方资源,打开海外市场。柯克称,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负责贸易事宜的谈判和执行,但只有约250名工作人员,这可能让一些国家心存侥幸,认为可以无视世界贸易规则。他说:“新贸易执法部门将提供更完善的工具,有更多机构可发挥作用,收集必要情报,将一些复杂事宜诉诸世贸组织。”
  在上述国情咨文中,奥巴马5次提及中国,在对华贸易政策的表态上更趋强硬。他表示,美国需要采取更多措施,应对不公平贸易行为,重振美国制造业。不少中美经贸观察家认为,此举表明奥巴马当前面临外界压力,需向商界和选民证明他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
  俄亥俄州的布朗参议员表示,他对这个新成立的部门感到非常受鼓舞。他说:“公平地进行贸易非常重要。当年中国承诺在加入世贸后会遵守世贸规则,但是他们根本没有做到。”
  不过,反驳的声音更多更大。代表240家在华开展业务的美国企业的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表声明指出,中国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在发生贸易摩擦时,与中国直接谈判才是上上策。
  美国著名财经分析师、投资策略家马丁・哈钦森则警告称,宣布成立专门调查“不公平贸易行为”的新机构为美国出口保驾护航,此举可能引发危险的全球贸易战。他认为“这是贸易保护主义,可能遭到报复”。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新的贸易执法单位?答案是政治。”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贸易问题专家斯蒂夫・苏拉诺维奇撰文指出,在总统大选的背景下,“总统需要另外一颗子弹,表明他如何在对华态度上越来越强硬”。
  华府刻意过分强调外贸推动作用
  令人担忧的是,近期中美贸易摩擦频繁出现。
  1月18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输美应用级风塔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1月30日,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就美国、欧盟、墨西哥诉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世贸组织争端案发布了不利于中国的裁决报告。
  1月31日,数名美国中西部州议员和工会团体又发出呼吁,要求总统奥巴马在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方面对中国施压,并制定政策进行限制。
  2月1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及组件和风塔征收高额的反补贴税。
  1月31日,美国工会、制造业联盟、贸易协会及研究机构联合在国会举行的记者会上指出,中国利用各种政府补贴和非法行为促使汽车零件出口在过去十年激增,如果中国不停止这样的非法贸易行为,美国汽车零配件业将有160万个工作受到威胁。
  但“美国企业研究所”的研究员巴菲尔德认为,美国工会和制造业联盟选择这个时候抛出论点,完全是由于习近平近日要访美的缘故,因为工会希望奥巴马能够在和习近平的会谈中就汽车零部件问题对中国政府施压。
  而前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黄育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认为,鉴于美国大选将至,美国政府刻意过分强调外贸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但实际上,外贸仅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至25%,不会成为美国经济的核心驱动力。
  “新的贸易执法部门未必能促进美国制造业出口,因为美国是高收入国家,而高收入国家的经济主要依靠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务业拉动,而制造业出口利润率较低,只对中国这样的中等收入国家才具有吸引力。”黄育川说。
  中美贸易首当其冲成奥巴马攒选票工具
  资料显示,奥巴马在其2010年的国情咨文中就曾提出到2014年底出口翻番的目标。今年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就表示,如果出口以目前的速度增长,美国可提前实现这一目标。
  但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目前美国出口增速约为16%,为达到2014年底出口翻番的目标,即出口额达3.1万亿美元,出口增速最低需达15%。由于欧洲和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未来三年内美国在任何市场的增速都不会达到这一水平,因此目标难以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奥巴马此前公开表示,执政三年来,他的政府针对中国提起的贸易救济案是上届政府的两倍。两者引发业内对未来中美贸易将首当其冲地成为奥巴马攒选票工具的担忧,致使两国摩擦继续升温。
  但中国国际贸学会中美欧战略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何伟文则分析说,美国经济不好、失业率高、大选期间将中国设置成话题捞取政治资本、更多针对中国的案例,都是这几年的老生常谈,也是短期的,长期来看,中美“州省”之间的经贸合作一直在升温,希望中国前往投资、更多进口,以促进就业的务实态度才是商界主流。
  黄育川则认为,通过对某些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方式不能解决美国贸易赤字问题,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并不是某种产品价格存在扭曲,而是两国经济结构存在差异。其实,美国需要更多地与中国合作,因为中国业务是美国很多大型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且,中美间很多贸易都是跨国企业的内部经济活动。
  事实上,对于有人提出中美之间是否会因为这些贸易争端而产生贸易战,在1月26日美国国务院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及国情咨文中5次提到中国并且措辞强硬,美方究竟想释放什么样的信息?对此,国务院发言人纽兰没有正面回应,但只是表示:“我不认为我们的对华政策已经发生改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