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统筹城乡现代综合运输体系

2012-2-3 12:2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十一五”期间,成都交通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 
  五年来,成都交通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灾后重建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发展全局,坚持统筹发展、综合治理,合理布局各种交通设施,发挥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组合效率,促进了城乡交通一体化、区域交通综合化、交通系统信息化(智能化),取得了成都交通史上的新成就。 
  提升交通发展定位 
  “十一五”期间,在交通运输部和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成都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深化和完善综合交通规划和物流规划。自2006年开始,成都市就不断深化和完善了交通体系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成都主枢纽的功能定位、框架体系和建设时序,基本形成了市域城乡“两个共享”(城乡共享一体化的交通设施和运输服务)和中心城区构建“双快一慢”(快速道路网、快速公交网和慢行交通系统)的交通发展模式,确立了“三化一枢纽”(城乡交通一体化、区域运输综合化、交通管理智能化和中西部一流交通枢纽)的交通发展总体目标。 
  构建综合运输体系 
  “十一五”期间,成都交通投资800多亿元,全力推进统筹城乡综合交通建设步伐。 
  一是加快通道建设,高速路网将提升为“二环十二射”。高速公路方面,按照四川省高速公路网的规划,未来成都的高速公路网将从现有的“一环八射”提升为“二环十二射”,总里程将达800公里。 
  目前,成都市境内已建成通车高速公路437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352公里/万平方公里,辐射成都市域90%以上国土面积,惠及95%以上人口。2010年11月9日,邛(崃)名(山)高速正式通车。这是全省交通重点项目三年集中建设攻坚活动启动以来建成的第一个重点项目。目前,成都市境内在建的高速公路有5条,即成绵复线高速公路、成自泸高速公路成眉段、成安渝高速公路、成德南高速公路、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除第二绕城高速预计在2013年建成外,其余5个项目预计2012年前建成通车。 
  二是按照“全域成都”理念,努力构建城乡一体交通运输网络。规划建设轨道交通、快速通道和农村公路等交通网络,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的城乡共享,是落实“全域成都”交通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一五”期间,成都市加快推进市域轨道交通和以成新蒲快速路等“九路”为主体的城乡统筹快速路网,全面推进了旅游公路、县道公路、农业产业集中发展区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外联路等农村公路和地震灾区灾后交通恢复重建等建设进度。 
  2010年5月12日,历经18个月建设的成都至都江堰铁路(成灌快铁)正式通车。这是西部地区第一条直通县级城市的快速铁路,都江堰、郫县两个市县从此被拽入了成都半小时生活圈。按照试验区建设的要求,为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快速道路网络,成都市于2007年底规划启动了“九路”重大交通项目。“九路”全长217.5公里,总投资约160.54亿元。成都市纳入国家四川省灾后重建规划的交通项目共878个、2113公里,项目概算总投资37亿元,其中国省干线及重要经济干线280公里已全部建成通车;农村公路1833公里(其中新改建安置点对外连接道路665公里),除使用亚洲银行贷款资金重建的58.6公里正按要求推进外,其余1774.4公里已完工通车,安置点对外道路665公里已与安置点住房建设同步配套完成。 
  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大规模建设,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0200公里(其中农村公路总里程19200公里),路网密度从2005年的135公里/百万平方公里提高到163公里/百万平方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比重达80%,基本实现平坝区乡镇通达双向四车道、丘陵区乡镇通达双向双车道,新型社区和产业发展区至少有一条双车道与主干道通达,进一步优化了路网结构,提升了公路通达深度和覆盖广度,增强了路网服务能力,对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三是合理配置资源,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客货运输体现。按照“县枢纽、镇中心、村设站”的原则,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乡村客运站点体系。 
  同时,农村客运公路文化改造加快推进,二、三圈层乡镇公交通达率显著提高,进行公交化改造的乡镇和行政村均有客运班车通达,初步建立了与中心城区联为一体,对接周边区、县,覆盖广大农村的客运网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