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超对接佳径: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

2012-2-29 16:4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传统的农产品流通分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至少加价5%~10%。”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司长常晓村表示,我国将鼓励农超对接,未来五年农产品直产直销占比有望翻倍。

  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

  为了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商务部将牵头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特别是组建大型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在大中型城市组建公益性社会化、专业化的配送服务中心,并开展网上对接,建立“农超对接信息服务系统”。规范操作,推行农产品分级包装和标识,规范流通环节,等等。

  下一步,商务部还将与税务部门协作,落实抵扣政策等。同时,还将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支持建立一批重点示范项目,并促进工商业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进一步降低和规范农产品进场费及摊位费,等等。

  流通环节年损千亿元

  针对当前中国农产品流通的问题,常晓村指出,流通组织化程度低、交易秩序不规范。调查显示,51.5%的批发市场没有建立批发商档案。且没有针对农产品流通的专门法律。

  流通环节成本也偏高。农产品走上市民餐桌,一般的流通环节有5~6个要素:产地经纪人集配、产地或集散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销地超市、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市场。历经多个环节后,各项费用和损耗约占销地批发市场售价的45%。

  常晓村说,中国的果蔬产后腐损率达到20%~30%,而发达国家为5%以下。相当于果蔬每年损失1000亿元以上,人均损失近百元。

  未来五年直产直销翻倍

  商务部要求,力争“十二五”期间大中型城市生鲜农产品经超市销售比重翻番,达30%。常晓村还称,目前,北京市一些知名超市近半果蔬来自“农贸对接”,价格比农贸市场低15%~30%不等。

  支招

  姚景源:政府可设蔬菜基金动态调节菜价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发表演讲称,可以减少流通环节来控制物价上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胡定寰则指出,农超对接的关键在于优化供应链。

  扶持农民外卖农产品

  姚景源坦言,此次物价上涨的重点,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占了物价上涨总水平的70%。

  除了受国内外总体经济形势影响,推动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扬之外,姚景源认为,更重要的因素是我国农业基础太薄弱,流通体系更薄弱。

  姚景源说,虽然有家电下乡等政策,但众多扶持政策都是往农村卖东西。

  “虽然农产品价格上涨了,但农民没有得到相应收入。”姚景源说,目前缺乏帮助农村往外卖东西的渠道、助农增收的政策。

  政府设蔬菜调节基金

  如何解决“菜贱伤农”同时,避免“菜贵伤民”?姚景源认为,要想让菜价上涨的钱回到菜农手中,政府帮助农民抵御市场风险仍是关键。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