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藏公路建设中的藏汉情

2012-2-27 12:0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共中央、毛主席在决策向西藏进军的同时,决定向西藏修筑公路,并规定了“一面进军,一面建设”的方针。其中康藏公路的建成通车至关重要,为进藏部队在西藏站稳脚跟、经营与建设西藏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建设过程中,我军的群众工作亦有声有色,留下了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1953年至1954年的康藏公路西线(拉萨至巴河桥)段,不仅是一项重要的交通建设,也是一项范围广、时间长的群众工作。参加施工的除驻太昭以西的部队外,还有来自西藏48个宗的近万名藏族民工。我党我军把这次施工作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传播解放军影响的大好机会,要求筑路部队切实模范地执行各项政策,以实际行动影响群众,沟通藏汉民族感情,团结带领民工完成筑路任务。 
  这些来自农村牧区的民工,绝大部分过去没有见过解放军,开始有的把解放军同藏军一样看待,甚至对战士们的一举一动都持怀疑态度。广大指战员以兄弟般的情谊去关心民工、帮助民工,以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感染他们。民工累了,战士们就主动安排他们休息;天气冷了,战士们上山拾柴给他们烧火取暖;民工病了,医务人员细心治疗护理;没有酥油吃,战士们用自己的钱买来送给他们;转移工地搬家,部队依藏族同胞习俗择吉日进行。战士柳贵阁在下雨天把衣服脱下来盖着民工的糌粑和衣服,自己却被淋得透湿。民工措美得病发高烧,神志不清,战士郑金发背她走了十几里路到部队卫生所医治,一直照顾到她脱离了危险。医务人员跟班巡诊,2年中医治病伤民工1.3万人次,有42个小生命在医生们的精心护理下在工地降生。 
  许多民工从未见过公路,更没有修路的技术。每名部队战士都要带二三十乃至五六十名民工。在施工中,战士们带头干最累最艰险的工作,耐心向民工讲解施工要求,手把手地传授操作技术。战士华振和在施工中,每遇到爆破时,就将民工带到安全地点,由他亲自点燃炸药。解放军官兵对民工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激发了民工的劳动热情。他们每天天不亮就和战士一起上工,收工的哨子响了还不愿收工。 
  民工施工实行按劳取酬,部队根据工效和物价变化,适时调整工资定额;遇雨停工或转移工地所占用的时间,部队为民工发补贴工资。由于这些民工是噶厦政府派来支“乌拉”差役的,而支“乌拉”差役是没有任何报酬的。开始时,民工的工资都由头人代领,屡屡发生民工工资被克扣或被没收的现象。后来部队负责人与藏族官员协商确定,确保了民工工资除扣除噶厦政府购买下发给民工的糌粑、酥油款项外,其余全部发给本人。因此,当他们第一次领到工资时,都激动得热泪盈眶。这对于祖祖辈辈当牛作马的奴隶们来说是破天荒的事,感到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和劳动的价值被承认了。 
  与此同时,指挥部在工区开设贸易点,平价出售茶叶、胶鞋、铝锅、香烟等生活用品,让民工自由选购,直接受益,这是他们从来不敢想象的。每当发工资时,许多民工欢呼雀跃,由衷地赞颂共产党和毛主席,由衷地感谢解放军官兵。一些民工甚至自愿出钱或购物,送给战士们以示谢意(当然都被战士们婉言谢绝了)。指战员们在与民工长期相处中,感受到了藏族同胞纯真朴实的感情和勤劳俭朴的品格,了解到了藏族同胞在旧制度下的痛苦生活,也受到深刻的阶级教育,增强了对西藏人民的热爱和长期建藏的信念。 
  每当一段工程竣工民工返乡时,部队官兵和藏族民工总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民工们怀揣工资奖状,肩扛红旗回家,回到家乡后到处传颂共产党、解放军好。这种巨大的政治影响迅速传遍全西藏,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根基,使西藏统治集团重要人物索康噶伦惊呼:“西藏要地震了。”几年后,不少参加过修路的民工都成为平叛支前、民主改革的积极分子和基层干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