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转型的物流阵痛
2012-2-25 14:4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记者隋秀勇
正在转型阵痛中接受考验的中国制造行业,在物流及供应链上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2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PMI是衡量制造业繁荣程度的重要参考数据。数据显示,1月出口订单指数为46.9%,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进口指数为46.9%,比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外需的减弱显而易见。
这一数据与2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的1月外贸进出口情况相符合。1月份我国进出口增速双双出现同比负增长,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726亿美元,同比下降7.8%。其中,出口1499.4亿美元,下降0.5%;进口1226.6亿美元,下降15.3%。
面对疲软的外需市场,调头拓展国内市场,成为许多制造企业共同的战略。然而,在长期以来形成的“两头在外”发展模式下,物流成为中国制造结构调整和“扩内需”的大软肋。制造行业的企业物流变革势在必行。库存之困
对于自2009年10月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首次双双出现同比负增长的情况,海关总署解释称,今年的春节假期在1月份,当月只有17个工作日。这是进出口增速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外贸形势的下滑,虽然有季节性因素,但是这也反映出外贸形势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
其实,在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局面依然混沌下,今年1月外贸走势是去年的延续。2011年我国外贸进口总值再创新高,但是增速和贸易顺差回落已是不争的事实。2011年,中欧、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总值分别增加18.3%、15.9%和15.1%,比进出口总体增速分别低了4.2、6.6和7.4个百分点。
进出口增速下滑是制造企业所不愿意看到,但又不能不面对的。“今年的外贸形势复杂且严峻,我们公司已经开始转变,从以出口为主向内外贸并举。”吕利国告诉记者。他在温州经营着一家以服装出口加工为主营业务的企业。
然而,在国内市场寻觅商机的同时,巨大的库存压力一直让吕利国头疼不已。
服装业流传着这样一则冷笑话:即使现在中国所有的服装企业都停产,仅是仓库里的压库货,起码能供国内的服装销售企业卖上3年。这将当下服装制造业高库存的情况展现得淋漓尽致。
欧美市场需求不振,正是造成我国服装制造企业高库存的原因。吕利国告诉记者:“欧美市场占温州整个出口额的40%。从去年10月开始,欧美经济低迷对温州外贸产业的影响就已经显现。”不仅是吕利国经营的服装企业,2011年各大服装品牌商的库存量都较高。与2008年不同,高库存不仅是外贸出口加工企业的“专利”,还向上延伸至服装经销商、授权商、品牌商。吕利国透露,如今,许多一线服装品牌商的库销比已经达到了6:1,库销比的临界点是4:1。
高库存的压力不仅压得服装企业喘不过气来,其他制造行业的库存压力也有所抬头。在全球空调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下,目前我国家用空调的工厂和商业渠道库存总量预计已经达到2000万台,这一数据超过以往任何一年。
对于国内制造企业普遍存在高库存问题,有专家指出,除了对市场前景的预测过于乐观,库存问题反映出企业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漏洞。企业要加强公司内部供应链环节的沟通,协调产品设计、生产计划、采购及生产车间、库房、物流运输、销售渠道等各个部门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出口贸易下滑形势下,国内制造企业的高库存,将国内制造企业的物流短板暴露无疑。渠道之累
在我国工业品出口增速持续下滑和国内经济转型,给国内制造业带来双重压力下,谋求拓展国内市场的吕利国发现,内需市场的渠道要重砌炉灶。更让他有些措手不及的是,传统经销和流通渠道虽然没到“穷途末路”的地步,但感觉上也是“困兽犹斗”了。
经销和流通渠道的衰变,需要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与时俱进。
传统外贸企业运营比较单纯,一般情况下拿到订单,将货运到贸易国或地区就完成了市场行为。经营模式更多类似于做工厂,只是把产品按时保质生产出来就大功告成。“既然要深耕国内市场,渠道必须首先突围。”吕利国说。
吕利国把产品放在大型商场和连锁超市销售。但是在这条路上,吕利国走得也格外艰辛。除了各种进场费、条码费、促销费等不透明的“潜规则”让他有些吃不消外,与前几年相比,曾经独领风骚的大卖场、专卖店等传统经销和流通渠道渐成昨日黄花。
传统经销和流通渠道的“失宠”在超市和百货等零售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2011年,零售巨头苏宁、国美、乐购、家乐福、卜峰莲花、太平洋百货,从零售大鳄到区域龙头,不时传出某某门店关闭的消息。“这些零售巨头在某一区域内影响力是相当大的,它们的关闭直接影响着我们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吕利国无奈地说,“这不仅让前期铺设渠道所耗费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都打了水漂,还使我们失去了抢占市场的时间。”
对制造企业影响更深远的是,这些经销商和流通商的商品,相当一部分是由生产企业直接供货的。经销和流通渠道的变化,意味着制造企业必须另找新的流通渠道。这意味着包括物流在内整个供应链管理模式也需要随之调整。“这谈何容易!”吕利国说,中国制造企业长期以来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重生产、轻服务、轻流通。他们选择超市和大型商场“走货”,是参照内贸企业在流通和物流领域的做法。供应链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从原材料采购的运输到终端销售的配送都会受到牵连。网购之殇
传统经销和流通渠道的衰变,一个主要原因是市场格局的变化。一方面,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通货膨胀削弱了消费者的购物力,门店租金上涨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国内网络购物迅猛发展和电子商务崛起分食了传统门店的客流。
吕利国告诉记者,某咨询机构调研数据显示,2011年服装网购市场规模达到了2049亿元。这一数字在2010年为1052.4亿元,增幅达94.7%。预计到2014年中国服装网购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近5200亿元。
服装网购只是国内电子商务市场的冰山一角。在过去一年中,网购的交易额高达7735.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7%。有网络购物经历的人数达到1.87亿。面对线上渠道对传统渠道的冲击,加之电子商务行业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让为数不少的制造企业跨界涉足电子商务行业。中粮、联想、海尔、TCL、美特斯邦威等行业内的龙头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网购平台。
在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的电子商务市场中,并不是只有美味的“蛋糕”,还有危险的暗礁。有专家指出,传统制造企业涉足电子商务,其核心作用就在于降低企业在制造环节外的成本,为企业营造赢利空间。不过,制约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物流瓶颈,同样是传统制造企业在网购市场“淘金”的最大制肘。
吕利国也坦言,他曾有过“试水”电子商务的想法。“建设一个网站并不难。”不过,企业物流服务能力的不足,让他一直很犹豫。
制造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有着供应链体系反应周期慢的“先天瓶颈”。以批量化生产的制造企业经常出现供求关系处理不当的困难。这需要制造企业升级供应链管理、完善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显然,这对于长期以来只知埋头搞生产的制造企业,不是朝夕之功。
困难还不止这些。网络购物要求配送的快捷,对制造企业的物流基础设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配送车辆的采购、服务网络的布局、物流中心的建设,既需要大量的时间,又考验制造企业的资金链。定制之难
对于传统制造企业来说,除了流通渠道的“蜕变”让制造行业的企业物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外,个性化定制生产时代的来临,更让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调整迫在眉睫。“前几年,外需市场还算景气时,我也接过几个定制化的订单。但是由于需求量小,且利润与批量化订单的利润差不多,后来就不做了。”吕利国说,“面对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必须深挖高端市场,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创新。个性化定制生产无疑是发展方向和趋势。”
早在2010年,国美集团与海尔集团签署了一份3年实现500亿元销售规模的合作协议,在海尔每年为国美提供的商品中,将有一半为定制专供。当下,小到服装、数码产品,大到电视、冰箱、家具,定制化生产风潮席卷制造业的各个领域。
定制生产的小批量、多式样、多规格和多品种的特点,使习惯于大批量作业的制造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式方面作出改变。原材料采购、库存管理、物流信息系统、产成品配送等诸多物流环节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与流通渠道变化相比,这对企业物流的影响更大。”吕利国说,“以前靠规模降低物流成本,在个性化定制时代,必须通过精益化的供应链管理实现。”
首先,大规模物流主要追求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是一种推动型物流服务模式。而提供客户化定制物流服务,是一种需求拉动型物流服务模式。其次,大规模定制物流要在获得大规模经济效应的同时提供客户化定制物流服务,必须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等“软件”的支持。第三,个性化定制生产也必须要求细分物流需求。在此基础上实施差异化物流服务战略,提供客户所需要的物流服务。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企业物流需求的细分,需要制造企业对原有的物流服务能力进行评估,对物流服务能力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然后,在物流服务水平的设计方案中需增加新的物流服务能力,才能满足客户的物流服务要求。在此基础上,要达到设计的物流服务水平,必须重构企业的物流服务能力。为此,要综合考虑物流操作流程、物流资产和技术以及人员安排等多个方面。
显然,这种物流模式要求制造企业对供应链有相当的管控能力。由此增加的显性成本,以及物流与生产流程相适应过程中带来的隐性成本,都给制造行业的企业物流带来严峻的考验。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