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业不景气 船舶制造业遭遇“严冬”

2012-2-2 13:3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当航运业景气度跌落至2008年水平时,船舶制造业的“严冬”也随之到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362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9%。面对新接订单减半的局面,因缺少订单而陷入开工不足的企业会越来越多。 
  在手订单萎缩两成 
  欧债危机久拖不决导致需求不足,加上航运业运力过剩等现象凸显,航运业遭受了重创。视为全球经济先行指标的BDI指数近期呈现断崖式暴跌,航运业景气度已经降至了当时的水平。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BDI指数的进一步走低,航运市场供求关系会进一步恶化,航运业风向将传递至船舶制造业。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造船国家来说,船东取消订单、新接订单量减少都将让产能过剩的问题越发突出。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造船完工量766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9%;新承接船舶订单量362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9%;截至年底的手持船舶订单量14991万载重吨,同比减少23.5%。 
  新接订单同比减半,这给船舶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蒙上了阴影,全行业的在手订单已经萎缩了两成,因缺少订单而陷入开工不足的企业会越来越多。据协会透露,目前造船完工量已经连续12个月超过同期新接订单量。在统计范围内的船厂中,三分之一的企业没有接到订单。实际上,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高速发展的船舶业已经出现快速降温的趋势,2011年下半年的生产、效益等指标增速同比明显回落。 
  两招应对行业寒冬 
  业内专家预测,2012年世界新船订造量约为7000-8000万载重吨,造船完工量约1.5亿载重吨,船舶制造业供需失衡的状况将更加严重,并且新船价格可能继续下滑。由于2012年交付的船舶中高价船的比例大幅减少,而成本上升等因素不会明显改善,预计船舶工业盈利难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在船舶行业不景气的当下,造船企业应该如何面对。张炳炎院士指出,“造船行业的新一轮复苏将是以新技术的应用和新船型的开发为前提的,随着国际海事组织一系列新标准即将出台,未来船舶设计制造向节能减排方向发展已经成为趋势”。 
  一些造船企业透露,在2011年新船合同洽谈中,营运成本大幅减少的绿色环保新船型更受关注。为了顺应国际社会对安全环保问题的重视,国际竞争的技术门槛正在逐步提高,以量取胜的竞争模式亟待改变。 
  目前我国船舶行业产能过剩和同质化竞争的问题日益突出,加快业务结构转型升级已经刻不容缓。从2011年的情况看,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散货船、油船等品种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也出现下跌,而技术含量更高的超大型集装箱船、LNG船等双高船型在市场需求结构中的占比正在增加。(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