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物联网产业加快发展正当其时
2012-2-17 17:0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备受业界期待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日前终于正式公布,这是工信部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重大举措,是未来几年促进我国物联网产业整体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当前,全球经济仍笼罩在欧债危机的阴影中,各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我国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也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增速放缓趋势。在房地产、高铁、汽车等产业受到明显抑制的同时,怎样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希望寄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而物联网是公认的全球各国都在大力推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人们注意到,近来,反映科技产业冷暖的美国纳斯达克指数逼近3000点,创12年来的新高,苹果公司的股价突破500美元,市值达4680亿美元,列全球企业之首;尽管美国经济整体依然疲软,但硅谷却出现了提前复苏的明显迹象,就业和人均收入均出现了增长,创业公司和创投公司数量急剧增长。这些现象说明,科技仍然是改变经济发展走向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无线射频识别(RFID)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全国有1600多家企事业单位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年产量达24亿只,市场规模超过900亿元;通信设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建成了全球最大、技术先进的公共通信网和互联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0年物联网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元。
尽管我国物联网在产业发展、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和应用拓展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可喜进展,但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物联网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瓶颈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与国外差距较大,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不强,缺乏骨干龙头企业,应用水平较低且规模化应用少,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隐患等。
《规划》明确了今后几年的主要任务。其中,大力攻克核心技术和加快构建标准体系被置于优先位置。
攻克核心技术仍然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不掌握核心技术,我国在物联网产业国际竞争中必将受制于人。在核心技术领域,《规划》明确了四个主要方向。
一是提升感知技术水平。重点支持超高频和微波RFID标签、智能传感器、嵌入式软件的研发,支持位置感知技术、基于MEMS的传感器等关键设备的研制,推动二维码解码芯片研究。二是推进传输技术的突破。重点支持适用于物联网的新型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和传感器节点的研发,支持自感知、自配置、自修复、自管理的传感网组网和管理技术的研究,推动适用于固定、移动、有线、无线的多层次物联网组网技术的开发。三是加强处理技术研究。重点支持适用于物联网的海量信息存储和处理,以及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等技术的研究,支持数据库、系统软件、中间件等技术的开发,推动软硬件操作界面基础软件的研究。四是巩固共性技术基础。重点支持物联网核心芯片及传感器微型化制造、物联网信息安全等技术研发,支持用于传感器节点的高效能微电源和能量获取、标识与寻址等技术的开发,推动频谱与干扰分析等技术的研究。
标准在产业发展中处于战略制高点地位,在标准领域没有发言权就意味着在产业领域没有发言权。因此,《规划》明确今后几年第二位的任务就是加快构建标准体系。
首先,加速搭建标准体系框架。全面梳理感知技术、网络通信、应用服务及安全保障等领域的国内外相关标准,做好整体布局和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层次分明的物联网标准体系框架,明确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急需标准和重点标准。
其次,推进共性和关键技术的标准研制。重点支持物联网系统架构等总体标准的研究,加快制定物联网标识和解析、应用接口、数据格式、信息安全、网络管理等基础共性标准,大力推进智能传感器、超高频和微波RFID、传感器网络、M2M、服务支撑等关键技术的标准制定。
最后,开展重点行业应用标准研制。面向重点行业需求,依托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形成以应用示范带动标准研制和推广的机制,制定一系列具有推广价值的应用标准。
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我国产业界共同努力,而电信业和电信设备制造业将承担重要责任,我国电信设备制造业已具备国际竞争力,未来在关键技术研发和标准体系构建方面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电信运营业依托强大的电信网络,在行业应用推广方面将大有可为。《规划》提出,到2015年将培育100家骨干企业,开发500项研究成果,制定200个行业标准,这些都为电信业在物联网产业发展中提供了充分施展的空间。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