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发挥经销商上市的“疗 效”

2012-2-14 1:0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枭冬
    按照去年年底商务部发布的 《关于促进汽车流通业 “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意见》, “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流通行业将会形成30家主营业务超百亿元的区域性汽车流通企业,3~5家超千亿元的大型汽车流通企业。也就是说,对于很多汽车经销商来说,正面临一次发展良机,有望进一步 “做大做强”自己。
    或许正是出于这一原因, “被认为是 “见效快”的一招 “妙棋”——上市,开始席卷整个汽车流通行业。数据显示,近两年,已先后有几家经销商集团完成了上市融资之路。而在刚刚开启征程的2012年,主业为4S店的永达集团也在积极寻求港股上市,其市场扩张的 “野心”彰显无遗。
    对此,笔者认为,在国内汽车消费热度只增不减的当下,从汽车流通行业的大格局出发,经销商的“上市热”确实来得正是时候。其将会加速规模经销企业的培育速度,促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助力国内高度分散的汽车行业尽快实现有效整合。
    首先,上市后,经销商的资金实力会增强,抗风险能力也能得以提升,甚至向银行融资的成本也会变得更低;而且,从经销商的角度讲,企业实力增强,还会使其在与主机厂的话语权之争中占据 “先手”,有望改变此前主机厂“店大欺客”的现象,二者的关系或将因此改善。
    不过,即便好处多多,经销商 “上市热”难免仍会带来一些烦恼。比如,在行业整合的过程当中,那些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其未来值得关注;再比如,经销商 “大鳄”出现后会否出现汽车界的苏宁、国美?他们会否 “反噬”主机厂?
    此前,某重卡企业老总就向笔者表示,目前很多主机厂正被经销商 “牵着鼻子走”,尤其是库存较大的时候,主机厂受制于经销商的情况屡屡发生。因此,也有业内人士提醒说,经销商上市这盘 “棋”要想下得有条不紊、 “滴水不漏”,要从根本上利于汽车行业的进步成长,不能不考虑主机厂的利益,毕竟二者 “和睦相处,实现共赢”才是长久之道。
    所以,笔者在此谨慎呼吁,主机厂与经销商之间应摒弃制衡理论,共同携手向前。同时,在政策规范层面,造成经销商和主机厂地位不对等的 《汽车品牌管理办法》等也该抓紧修改。如此一来,经销商上市的 “疗效”,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