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专家为浙江民营企业支招 2012年“生存比发展重要”

2012-1-30 13:4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不少经济界人士评论说,2009年是“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最复杂”的一年,而2011年是“最惊险”的一年;而眼前即将展开的2012年,“稳”、“转”、“进”等,将继续成为浙商词典中最重要的字眼。 
  龙年伊始,记者采访了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杨轶清和浙江省工商联原正厅级巡视员郑明治两位专家,为2012年的浙江企业转型、求进做出了解读。 
  2012年“生存比发展重要” 
  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杨轶清表示,高通胀、资源能源短缺、要素成本上升等市场现象,在2012年中仍旧会对企业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2012年,浙江民营企业首先要在“生存”的基础上求发展。 
  纵观今年的形势,杨轶清将自己的观点归纳为3条:“生存比发展重要、升级比转型重要、内需比外需重要。” 
  他解释,2012年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生存是硬道理”,保存实力、保存元气是首要的。企业演进的规律是“直道换挡,弯道超车”,现在是形势严峻的“弯道”阶段,所以不是“换挡”(转型)的好时机。在“活下来”的基础上,做精做专做深,或者在产业链上下游做适当的延伸。稳健发展比盲目出击更为现实。 
  当然,对“体质好”而且有准备的企业来说,所谓“牛市卖资产,熊市买资产”,随着资产价格的回落,现在是低成本扩张,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扩大市场份额的好时机。 
  对于观点中的“内需比外需重要”,杨轶清表示,这里的“内需”有两层含义:不仅指的是国内市场,更在于省内的三大“国家战略”落地和展开所带来的战略性机会。 
  2011年,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获批列入国家战略,舟山群岛新区获批为国家级新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获批国家战略,成为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同时,浙江省之前提出的“四大建设”持续推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浙江全省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形成了新的战略格局。 
  杨轶清表示:“2011年浙江省三大国家战略先后获批,意味着2012年即第二年,是落地执行的关键一年。对浙商来说,不仅要关注国内市场的‘内需’,也要关注和善于发现浙江省内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机会机遇。” 
  “冬融”、“冬眠”因企制宜 
  对于2012年的形式,浙江省工商联原正厅级巡视员郑明治表示:“有人说风险大,有人说利好大,但无论如何,‘稳中求进’应该是浙商们的主题。” 
  他表示,2012年对于许多企业而言,既是发展的十字路口,也是审视自己优势弱势、强项弱项的时机。对企业而言,要正确定位、坚守主业;立足本行、小心跨行;放慢脚步,明确自己的定位,切忌好高骛远。 
  “对大部分企业来说,防范风险、现金为王都是一条主线,现金流就是企业的血液,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往往倒闭的企业最后都体现在它的现金流上。” 
  同时郑明治指出,在2012年,大部分企业会呈现“冬融”或“冬眠”两种形态,这取决于企业过去练就的“内功”。 
  “冬融还是冬眠,这要因企制宜,对于有的企业来说,2012年反而会成为它逆势而上、兼并的好时机,它们的‘冬融’不是一日之功,是因为过去积累、练好了内功。而对大部分企业来说,2012年生存是第一位的,为此必须要经历‘冬眠’阶段,势必要降低目标、降低数字、收缩战线等。” 
  尽管经济形势并不明朗,然而对于挥军作战的企业家来说,“气场”依旧要保持。郑明治表示,2012年对企业家来说,务必要保持一个“阳光心态”,学会“顺其自然”。 
  “许多行业许多企业如今都在发愁,然而企业发展有时如同冲浪,有高峰必有低谷,对于企业家来说,可能万一你当不了董事长,那就当股东;当不了股东,就当职业经理人——保持这样一个乐观的心态,才能在2012年的经济形势下带领企业走出低谷。” 
  地产“暴利时代”一去不返 
  2011年,对国内房地产企业而言,无疑是前所未有的“寒冬”,地产大鳄们纷纷表达对市场的悲观看法。而房地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景气的趋势也开始体现。 
  对此,杨轶清表示,房地产企业在2012年生存状况苦乐不均的分化将更加明显。一部分房产开发商可能就此和市场“说再见”。而要生存下去,必须适应新的游戏规则,一方面推进结构性调整,包括市场重心下沉和产品结构调整。 
  此外,过去习惯了高利润的许多开发商,如今应该摒弃原先的暴利心态。转而从精细化管理上“抠效益”,如果能够以“平常心”做利润趋于社会平均化的房地产,那么就有可能在这个行业长期生存下去。 
  对此,浙江省工商联原正厅级巡视员郑明治也有相同的看法。他指出,2012年在房产宏观调控不变的情况下,房产的上下游企业,如水泥、钢筋等上游产业,家装、中介等下游企业,都会受到影响。对于浙江企业来说,经济下滑的趋势、惯性不可小觑,直接影响许多企业的财务成本、利润率。 
  “比如我了解的一家企业,去年合并报表销售达到40亿,利润只有2000万,对许多行业和企业来说,曾经的‘暴利时代’在如今的形势下已经一去不复返,企业要慎重走好每一步。”(本文来源:今日早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