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叙泸段航道建成 川江三千吨级船队畅行无阻

2012-1-3 22:3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2月30日,长江干线宜宾合江门至泸州纳溪河段(以下简称叙泸段)航道建设二期工程竣工验收会议在泸州酒城宾馆召开。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李天碧,长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韦之杰,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万春,长江航道局副局长丁临杰,宜宾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应元均,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处长李永恒,长江航务管理局副巡视员章渝等相关领导和相关人员参加了验收会。

  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万春在验收会上致辞。陈万春副市长说:泸州市有四川省第一大港口,是长江“黄金水道”和西南出海南通道上的璀璨亮点,是交通运输部确定的二级枢纽站和长江主枢纽港城市。近年来,泸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新机遇,围绕“立足四川、依托重庆、融入成渝、拓展滇黔”的发展定位,深入实施“156”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泸州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积极抢占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的经济发展高地,全市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运行格局。长江航运的通畅是带动泸州港口经济乃至整个泸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泸州市致力于发展港口经济,以大力推进“以港兴市,发展港口经济”为战略,依托长江水上交通运输,不断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和配套设施,科学配置和使用水上交通资源,积极探索长江航运与泸州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和特点规律,最大限度的发展水运优势。

  据悉,长江干线宜宾合江门至泸州纳溪河段航道建设二期工程顺利通过竣工标志着长江叙泸段航道建设工程已全面建成。经过5年分两期的航道整治建设,这条肩负着沟通云、贵、川、渝三省一市的水路大通道,航道等级由Ⅳ级提高到Ⅲ级,并历史性全线实现昼夜通航。自叙泸段航道建设工程实施以来,长江上游水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集装箱吞吐量等水运指标年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为沿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叙泸段位于川江上段,属典型的山区河流,沙卵石河床,滩多水浅,狭窄弯曲,长期以来仅按Ⅳ级航道标准维护。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长江上游沿江经济快速发展,对外运输量大大增加,沿江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对提高川江航道等要求非常迫切。

  为促进西部经济快速发展,实现长江航道“延上游”的战略目标,长江航道局于2004年底就启动了叙泸段航道建设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2007年项目正式获得交通运输部批准实施。工程分两期建设,共整治碍航滩险12处,建设航行标志400余座,信号台8处,航道维护码头3处,航道维护船艇12艘,工程总投资 2.33亿元。其中,一期工程已于今年7月通过竣工验收,二期工程于2008年1月正式开工建设。

  整治后的叙泸段航道,最小航道水深从1.8m提高到2.7m,航道等级从Ⅳ级提高到Ⅲ级。重点碍航滩险得到有效治理,并全线开通夜航,实现了昼夜通航,船舶航行条件明显改善,航道通过能力大幅提高,航道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作为长江航道“延上游”发展战略的“骨干工程”,叙泸段航道二期整治工程积极践行长河段系统治理及“建、管、养”并重的建设新理念,最大限度发挥工程投资效益。在整治技术方面,依靠科学计算和模型试验,确定水沙分流点,成功治理了长江上游铜鼓滩等著名险滩,并首次将扭王字块应用于坝体护面和镇脚,创新性将高强度混凝土镶嵌卵石磨坝面、混凝土箱体、钢丝石笼等新结构应用到工程中,还打破了川江汛期不能施工的常规,延长了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施工作业时间,取得了川江航道治理技术的一系列突破。

  自“十五”以来,交通运输部投资近5亿元,先后实施三峡库区库尾炸礁工程、三峡库区航路改革配套建设工程以及重庆以上泸渝段、叙泸段(一、二期)等6个航道建设项目,成功打造了一条上起宜宾,下至宜昌1000多公里的平安、畅通的绿色通道。长江航道人再一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三个服务”的理念。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