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粮食物流中心 撑起销区大粮仓

2012-1-29 14:1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杭州粮食物流中心地处杭州市城北的余杭区,东临京杭大运河、南临宣杭铁路复线、北临杭州绕城公路、西临杭宁高速及杭州绕城公路出入口,并与直通杭州主城区的上塘高架紧紧相连,是目前全国功能最为齐全的粮食物流中心。

    披荆斩棘积极筹建

    已从事粮食批发市场管理工作近20年的杭州粮油发展公司董事长陈国强全程参与了物流中心的设计和筹建。浙江省是仅次于广东的第二大粮食主销区,据陈国强回忆,早在2001年,杭州市就已经开始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先是在杭州城南建立了一个过渡性的粮食批发市场,并且规划着要在杭州市绕城公路的边上建立一个大型粮食批发市场。粮食批发市场的项目一直论证到了2004年,地址选在了现在的余杭区。陈国强便是从2004年开始介入这个项目的工作。

    谈到当时的筹建工作,陈国强说,“当时的项目确定要放在余杭区也就是以前的余杭县,这里是进出杭州的北大门。最开始来的时候只有我和司机两个人,这1085亩土地里面,有375户农户,2个村子的公墓,以及大片运河的滩涂和农田。而且当时进村的道路全是尘土飞扬的乡间泥巴小路。”早期筹建工作是在农家租来的村屋里艰难地展开,这也就成为了杭州粮食物流中心的前身。

    2004年末,杭州粮食批发市场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为“2004年国家流通业贴息项目”,这为后面批发市场建设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2005年杭州粮油发展公司组建,由浙江省、杭州市和余杭区三家国有粮食资本投资创办,主要担负着占地1085亩的杭州粮食物流中心开发、建设、运行、管理任务。2005年6月,艰难的土地拆迁工作开始进行,陈国强带领着工作人员吃住在农家,耐心做农户们的工作,用自己的真诚感动拆迁户,拆迁工作如期完成。

    前期艰难的工作结束后,杭州粮食物流中心于2008年动工开建,2010年全面建成,整体投入运行。这个项目的建成为确保杭州乃至浙江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很大的保障,也为粮油质量、消费安全打造了准入口,成为地方政府粮食工作的重要抓手。

    分门别类细化功能

    “项目的筹建中,申报和拆迁其实并不算什么困难。”陈国强说,“杭州的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在进行项目设计的时候,我每天都在思考,怎样才能最有效利用好这1085亩土地?怎样布局才能最为合理?批发市场的门面房应该怎样建才能方便商户?”带着这些问题,陈国强度过了许许多多的不眠之夜。

    经过长时间的仔细调研和思考,最终杭州粮食物流中心确定了五大功能区和两大配套设施的布局规划。

    第一大功能区:杭州粮油物流中心批发交易市场。占地100亩,建筑面积48000平方米,建有330间用于粮油现货交易的营业房,日储存量为1000吨的油脂交易区和8000平方米的仓储设施。可容纳杭州市内260余家从事粮油一级批发经营的商家入场经营。市场于2008年11月正式开业,已有来自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全国粮食主产区150余家商户入场经营;在运行发展中,市场还以现货交易为依托,自主开发了浙江粮油交易网,开展粮油网上交易,通过BTOB\BTOC\CTOC等电子商务形式,实现了粮油市场传统交易和现代电子交易的有机结合,2010年市场实现粮油现货交易量56.8万吨,预计今年将突破65万吨。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市场成为商务部首家双百农产品(10.77,0.16,1.51%)批发市场、浙江省惟一的国家粮食局“全国大中城市重点市场”和浙江省“四星级”粮食市场。目前正在申请创办杭州国家粮油交易中心。

    第二大功能区:粮油仓储区。占地280亩,粮食和油脂总仓容量16.8万吨;建有粮食包粮仓、散粮仓、立筒库等三种仓型及食用油脂散装库。目前已储存粮油17.8万吨。

    第三大功能区:粮油加工区。占地150亩,米、面、油年生产加工能力60万吨。其中水稻生产线6条、日加工能力900吨;小麦生产线两条、日加工能力600吨;食用油精加工、小包装线1条,日加工能力100吨。2010年实现粮油生产加工量23万吨,预计今年将达到45万吨。

    第四大功能区:军粮加工供应区,占地14.92亩,目前已建成,实现了杭州市军粮从采购、加工、配送和结算的四统一,同时也能有效确保驻杭部队官兵用粮的质量安全和服务。

    第五大功能区:粮油综合服务区,占地40亩,主要为杭州粮食物流中心入驻企业提供包括粮油信息、金融服务、物流资源配置、餐饮住宿等生活后勤方面的综合服务。

    第一配套设施:运河水运码头。占地85亩,在京杭大运河主航道上用挖入式形式建有500吨位的内河船泊9个,并配有大型龙门钢吊、自动吸粮(油)机等散装粮食和油脂的装卸设施,可实现粮油年吞吐能力150万吨。

    第二配套设施:铁路专用线。总长3.2公里,从宣杭铁路复线引入,有效作业线800米双轨,23节车皮可同时装卸作业,并配有四散功能的接卸设施,可实现年粮油吞吐量150万吨。

    陈国强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关于项目设计的小插曲。当时陈国强去福建开会,会务组安排参观福建土楼。去的路上陈国强还一直在思考着设计市场的方案。见到土楼时,陈国强忽然受到启发,这正是他想要的设计。于是杭州粮油物流中心批发交易市场就设计成为现在的环形相套,两条通道十字交叉把环形切分为四块。市场内的商户前后两边开门,前店后仓的形式。这样设计,既方便商户卸货出货,又不会造成市场内的交通混乱拥堵。谈起这个设计,陈国强颇感自豪。

    招商引资创造价值

    陈国强介绍说,杭州粮食物流中心采用了政府政策引导、国有企业牵头主导、各种所有制主体齐头并进参与建设的模式。在招商入驻生产经营的12家企业中,国有企业4家,民营企业8家,民营企业投资额占总投资14亿元的70%。

    目前,杭州粮食物流中心顺利实现了规划的产业目标,真正实现了南方主销区粮食流通的水铁公联运和“四散”目标,,有效形成粮食“洼地”,大大降低粮食的物流成本,为引进杭州乃至浙江所需粮源、稳定粮价、保障供应,发挥日益明显的稳定保障作用。

    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日渐喜人,在确保杭州乃至浙江粮食安全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截至2010年末,累计实现了粮油交易量194万吨、交易额61亿元;其中网上交易量、交易额分别达到50万吨、15亿元;实现粮食累计加工量57万吨、入库储存粮油17.43万吨、铁路和码头吞吐粮油物资124万吨,累计创利近2000万元。

    在全国同行业中的引领作用日益明显。仅2010年就先后接待了来自全国粮食系统内外72余批专业考察团的参观学习。

    面对这样成绩,陈国强感慨地回忆说,当初市场建好时,为了不辜负政府和人民的期望,不浪费一寸的土地资源,我们在招商工作中采取了一些措施。在招商过程当中立足于几条,一是必须是在粮食部门有生产经营背景的企业;二是量身定做,画出蓝图定向招商;三是保证金制度,招商进来的每家企业都要和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为保证项目能够落地,企业必须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四是土地出让过程中对项目土地用地性质进行严格限制;第五就是积极为招商入驻企业排忧解难,帮助协调解决了中储粮输油管埋设、牡丹面电力设施增量、富义仓米业绿化、恒乐粮食污水排放、良渚粮库围墙定界等一系列涉及项目正常建设的问题,为物流中心内12家企业的顺利生产、经营提供了保障。

    2009年末,公司集中完成了浙江中储粮公司、富义仓米业、恒乐粮食、杭州油脂、聚源米业等企业的产业运行验收;同时还为部分粮食加工企业争取了粮油应急加工供应点和市级周转粮油库存定点委托储存政策;明确协调了粮食加工企业和商户码头使用的优先原则。

    “我们这个交易中心是完完全全按照当初的规划来进行,没有一点改变。”陈国强告诉记者,“2010年7月29日,国家粮食局聂振邦局长考察之后感触非常深,说这个项目是他见到的全国粮食物流中心当中真正符合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现代粮食物流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的,而且是功能设施最为齐全的大型粮食市场。占地面积上讲并不算全国最大,但是功能设施却是全国最全的。这充分体现了浙江人、杭州粮食人的一种高效办事的敬业精神。”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