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物流:外贸萎缩内需提振

2012-12-29 10:5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曹亚慧
    在外贸物流市场,2012年什么让你感觉到寒冷?在内贸物流市场,2012年什么让你印象深刻?或许不是那虚无缥缈的“末日”之说,而是外贸寒潮和内贸“双十一”、“双十二”带来的电商狂欢。
    2012年,外贸寒意“有增无减”。外贸市场的“失意”导致外贸物流下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内贸市场,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网购市场火暴刺激,带动内贸物流的大发展。
    中国经济正在通过“内贸和外贸”的双轮驱动,应对挑战。刺激消费的内需型经济的大趋势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机遇。此外,电商带动下的外贸物流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国内相关政策和导向要求发展流通现代化,整合配送,为物流成本的降低提供了更多可能。
外贸物流 动力较弱
    2012年,外贸形势依然严峻的一年。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全球贸易明显放缓,直接导致我国进出口贸易量明显下滑,相关企业生存条件恶化。外贸产业像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外贸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行业整体承压,订单减少、利润减少、现金流紧张,这些都制约了出口贸易。出口贸易下滑,直接影响着外贸型物流企业,大部分外贸型物流企业面临运量萎缩、利润下降等问题,甚至出现亏损和倒闭现象。外贸形势波动,依附在外贸产业之上的货代公司、物流企业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整个物流产业链都受到“多米诺”效应影响。
    “求求各位爷,下单吧!”这是一家小型物流公司的外贸跟单员今年6月份发出的呼声。这也是众多中小型外贸物流企业正处于寒风萧瑟之中的一个写照。除了上游制造企业运量萎缩外,物流企业还面临着运输成本提升的压力。今年3月,国内成品油价曾一度迈入“8”时代,此后也依然在高位徘徊,高油价直接推高了运费,蚕食着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此外,外贸物流企业除了面临业务量萎缩的情况,还时不时遭遇客户倒闭、弃货、运费无法收回等情形。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5.8%,比年初制定的10%的增长目标低了4.2个百分点。在外贸形势波动剧烈下,外贸订单开始出现异变,逐
    步出现大单变小单、长单变短单、短单变急单的
    现象,单子也越来越分散,而且这种现象未来可能呈加剧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考验着外贸物流企业的灵活应对能力,同时意味着风险的加剧。一些中小外贸物流企业很不适应,外贸环境的大逆转,致使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生死考验,即使幸运活下来的企业,欧美买家为分散资金压力,只能减小订单或者分散订单,造成中国企业的生产规模效应越来越差,成本进一步提高。物流企业要顺应这种趋势,尽早开始转变角色。
    面临许多深层障碍的困扰,外贸型企业纷纷谋求战略转型,供应链服务是其重要的战略转型方向。如深圳一达通等一批专业的外贸进出口服务公司,通过对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整合和优化,在国内国际运输和口岸处理,协调运输与报关、报检、仓储等环节提供服务配合,助力外贸发展。中小外贸企业通过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公司来解决资金问题和物流问题,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我国外贸早年是靠价格取胜,但现在必须凭借金融、物流等相关的服务获取谈判优势。很多外贸公司开始寻觅借助IT手段发展外贸,电子商务不仅让外贸效率大幅提升,还迎合了新形势下的外贸发展需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将不同地区的业务聚合到一起,最大限度地集合金融和物流服务优势,来应对纷繁复杂的外贸形式和进出口物流流程。现阶段,由于需求分散,外贸物流也呈现“化整为零”的趋势,更重要的则是要把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进行有效衔接。
    在外贸发展乏力的情况下,4月26日,商务部出台《对外贸易十二五规划》。随后的4月30日,国务院出台《加强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指导意见》。这让正处于全球贸易震荡期的中国外贸企业振奋不已,也给物流服务贸易企业带来信心。我国服务贸易企业,期盼相关政策力推发展。
内贸物流 网购井喷
    国外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已别无选择,只能更多依赖内贸、依赖消费。2012年,我国内贸物流呈现快速增长,深刻而迅速地改变着商贸流通业的整体面貌。外贸乏力使得一些企业紧盯内贸物流,内贸庞大的消费市场也将进一步激活物流业。
    2012年内贸市场甚是热闹,不得不提的是电商行业。年初传统零售商苏宁电器向电商高调转型,年中有京东商城与“美苏”及各大电商的混战,年底有电商“双十一”、“双十二”的集体狂欢。梳理发现,网购的火暴显示出我国居民消费和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
    可以说,电商发展过程中一直伴随着价格战。首先是6月京东商城店庆月促销,遭国美、苏宁围剿,接着今年8月15日又爆发一场号称“史上最猛价格战”。通过价格战,电商成功将众多消费者从线下吸引至线上,掀起了零售行业的一场革命,刺激更多的零售企业宣布进军电商领域。在价格战和口水仗背后,是各大电商备战物流竞赛更加决绝。
    在家电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苏宁和国美其经营网点已经遍布全国,且已形成了完善的配送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但为了在电商领域巩固“大佬”地位,两大巨头不断输血“电商”,加码物流投资。今年3月,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在参加全国“两会”时高调宣布苏宁电器要打造“沃尔玛+亚马逊”模式。9月,苏宁易购收购垂直电商红孩子,被视为洗牌电商的开始。苏宁易购凭借苏宁电器的资金和渠道优势,以及深耕中国市场20多年已布局的物流体系,这些年来一直在加大物流方面的建设。据资料显示,目前苏宁已在全国9个地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自有现代化物流基地,拥有80个区域配送中心,300个城市配送中心,2000多个网点,另外还有100多个分拨中心,物流体系可以覆盖全国300个左右的地级以上的城市。到2015年,苏宁计划将完成60个基地布局,每年需要追加投资就达30亿元。继去电器化向大百货转型、并购垂直电商红孩子等以及设小贷公司涉足电商供应链金融之后,苏宁又在近日拿到快递牌照,继续落子快递领域。
    而国美同样“凶猛”。国美电器已在全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建成大家电仓储基地,有30多个自有仓库,1700多家实体店、网上商城都已纳入物流体系,覆盖400多个城市。未来3年,国美电商将以10多个区域中心为核心,建立100多个大家电物流仓、600多个分拨配送点、2000多人的自有配送队伍。
    相对于国美苏宁拥有的坚实的基础和不菲的“家底”,京东的配送体系和售后服务仍处于建设阶段。但其在物流建设上,却不乏奢华的手笔。从最初提出建立“亚洲一号”超级大仓的计划开始,京东不断将融资孤注一掷的投入物流建设之上。业内推算,京东今年陆续动工的5个一级仓储物流中心面积约80万平方米。虽然,今年被曝出有50亿元建设资金缺口,但依然没有阻挡京东快马加鞭的物流布局。今年6月,拿到快递牌照,随后其自营干线运输车队正式投入运营。京东自建物流体系再度升级。11月,宣布正式对外开放物流配送服务。京东的物流布局一直马不停蹄。其董事局主席刘强东曾对外透露,2012年京东整个物流和信息系统投资达36亿元,是花钱最多的一年。未来3年内实现全国50~60个物流仓库的建设,覆盖全国绝大多数核心城市。
    而作为国内电商带头大哥、今年“双十一”创造了191亿销售“奇迹”的阿里系,阿里系对于自建物流一直相对保守,阿里大将军马云曾经说过阿里巴巴绝不做物流。但是后来改口了,说不做专门的物流公司,其实细探发展,尽管至今未有自营物流体系,也从未真正从事过物流,但其做实物流的决心从未变过。
    在京东构建自主物流系统之时,电商大佬阿里巴巴却也没闲着。但从他的布局来看,更像是一个物流整合者。2010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入股快递公司星辰急便,意图通过“联姻”方式稳固其物流体系;然而,今年3月5日,星辰急便危机事件,无疑宣告着阿里巴巴物流尝试败北。在经历了投资星晨急便失利后,阿里在物流策略上做出了新的调整。5月28日,阿里巴巴旗下B2C平台天猫宣布与EMS、顺丰、四通一达等9家快递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定制多项专属服务。这也被业界看作是推动自身物流服务全面升级,约束第三方物流的一种新的尝试。无论是自建还是合作,都体现出十足的对物流的加码。
    电商行业正在经历“造富”的时代,电商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巨大的物流量。零售终端增长大的同时,对物流带来比较大的要求。然而,随着市场不断洗牌,未来所产生的物流变迁也将显露无遗。
双轮驱动 物流任重
    目前,欧债危机还在影响中国外贸出口。扩大国内需求,刺激百姓消费,成为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一大重要举措。
    今年2月7日,商务部举行的“扩消费促流通和发展对外经贸”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就当前阻碍消费的高流通成本问题表示,中国流通费用占GDP比重较高,有减半空间,多部门将合力降低流通成本。并称:“研究的方向是推出那些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便民利民的项目。”受此影响,商务部在武汉、广州等9个城市开展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和共同配送综合试点,着力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降低物流成本。
    9月10日,改革开放以来首部国家级内贸发展专项规划——《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在中国政府网全文发布。该规划旨在发挥内贸引导生产、扩大消费等方面的作用,目标提到201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万亿元左右,实现总体规模指标翻番。
    规划还提出要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和城市物流配送体系示范工程,重点支持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内200个物流配送中心和一批商贸物流园区建设与改造,逐步实现大中城市连锁零售企业统一配送率达到75%。规划中要求,加快大中城市商贸物流聚集区和物流配送节点建设,优化城市物流配送空间布局,搭建城市共同配送服务平台。以及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流通。
    未来,外贸形势仍不容乐观,而内贸却依然维持着旺盛的向上发展力。这是一个趋势,也是一个信号。2013年商贸物流的一盘大棋正在慢慢铺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