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码头“桥头堡”或生变局

2012-12-26 9:59:00 来源:航运交易公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中,对日照港的定位已明确为“大型、专业化石油(特别是原油及其储备)、天然气、铁矿石和粮食等大宗散货中转储备基地和集装箱支线港。”事实上,中国两个行业巨头——中石油和中石化早已看到竞争时局的变化,捷足先登,分别与日照港在岚山港区合资建设10万吨级和30万吨级的原油码头,并同时建设与之配套的日照—仪征和日照—东明输油管线。 
  如今,日照—仪征和日照—东明输油管线相继投入使用,经日照港进口的原油接卸量将达到5000万吨,使日照港成为鲁南地区最大的石化运输基地。另据了解,中石油2000万吨的日照—濮阳输油管线正在规划建设中,建成后日照港原油运输能力将达到8000万吨,占全国原油运输能力总量的1/3。随着原油管道的延伸,日照港的原油运输业务一鸣惊人。
日照港成长又一极
  据日照港工作人员介绍,日照港未来的发展潜力主要集中在原油运输上。2010年,30万吨级原油码头投入使用,使日照港的原油装卸量实现爆炸式增长。据日照海关数据,前10个月,经日照港进口原油1172万吨,是去年同期的19.8倍。在全国原油进口增长放缓、重要口岸进口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日照港增幅列全国各原油进口口岸首位。

  早在2002年日照港提出筹建30万吨级原油码头,2009年国家发改委批复日照港与中石化合资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国家发改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日照港腹地资源与可能的吞吐量做了以下预测:港口腹地不仅可以辐射山东省淄博、济南、东明等主要石油化工基地,还可以辐射中原地区和长三角。腹地内石化企业众多,原油一次性加工能力大,约占全国原油总加工能力的40%左右。由于该区域内油田自60年代开始相继得到大规模开发,经过三十年左右的开采,原油生产高峰已过区域内油田原油产量将略有下降,原油供应缺口逐年增大。目前,日照港腹地的地方炼油企业由于原油缺少,一半产能闲置。
  港口腹地对原油的高度需求,或将成为支撑日照港快速成长的又一极。
  根据布局,日照港大型原油码头主要配套日照—仪征、日照—东明和日照—濮阳3条输油管线.3条输油管线的总能力为8000万吨,再加上地炼、储运企业以及临港石化基地的原油需求,到“十二五”末,日照港原油年接卸需求量将超过9200万吨。
  目前,日照—仪征和日照—东明输油管线已相继投入使用。日照—仪征输油管线投资总额33亿元,从日照首站至仪征末站,年设计输送量4000万吨,输送油品以从日照港进口的尼罗油、杰诺油和卡宾达油为主,这条管线有效地解决了长江沿线地区的原油缺口。日照—东明输油管线,起止点分别为日照港和东明石化,该管道输送的是从日照港进口的中东原油。
  财经评论员李亚森指出,“输油管线的建设,一方面,能解决管线下游石化企业油源问题,确保成品油稳定供应;另一方面,拓展了日照港的经济腹地,有利于日照港进一步完善港口功能,巩固和提升日照港在国家运输格局中的地位,同时也为日照港实现跨越3亿的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
  在业内人士看来,日照港依托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总能力8000万吨3条输油管线,原油运输将成为港口货物运输的新兴增长点。日照港相关负责人认为,对日照港3个30万吨级码头即使全部建成,再加上其他的10万吨级泊位,和“十二五”末日照港原油年接卸9200万吨的能力需求来说,还将有2800多万吨缺口,急需规划建设新的大型原油码头,为腹地原油炼化产业提供配套服务。
  而据相关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总量可能超过7亿吨,其中2/3可能都要依靠进口,这也为日照港原油运输提供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连云港港新契机
  距日照港150公里外的连云港港也在谋划自己的原油运输布局。业内人士指出,日照—仪征输油管线使连云港港收益颇丰。
  据相关资料显示,日照—仪征输油管线在连云港东海县白塔埠镇东约1.3公里处设立东海输油中间站,并预留接口,此接口将在连云港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以及连云港—东海输油管线建成后接入。目前,日照—仪征输油管线年实际输送量最大可达4000万吨,输油管线及配套设施方面都为连云港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炼油一体化工程预留了扩容能力。待其原油码头和连云港─东海输油管线建成后,东部地区将形成以连云港港和日照港为起点,仪征油港为终点的“Y型”进口原油管道的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也将为连云港港带来新的机遇。
  与日照港十年谋划原油码头不同,连云港港的原油运输始于最近两年。
  去年6月14日,中石化与江苏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在连云港投资兴建包括3200万吨级炼油、100万吨级乙烯、100万吨级PX以及500万立方米原油储备等配套设施在内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炼化基地。中石化连云港炼化一体化项目位于连云港徐圩港区,预计于2013年启动建设,其中一期将建设1200万吨级炼油和100万吨级PX项目,预计2016年建成投产。同时启动二期建设,二期内容主要包括2000万吨级炼油和100万吨级乙烯项目等。为配合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实施,中石化还将在连云港建设500万立方米原油储备库和500万吨级LNG接收站,并铺设连云港─东海输油管线。连云港港在去年年报中表示,“以上项目的实施,为公司布局液体化工码头建设、切入液体化工品及成品油制品领域、拓展业务范围、完善港口功能提供了重要契机。”
  中石化的触角早在3年前就已经伸到了连云港港。2009年,中石化与连云港港口集团签署协议,在连云港港合资建设和经营30万吨级原油码头,此码头将于2013年开工建设。
  李亚森表示,就目前来看,日照港原油进口码头的地位凸显,但未来随着连云港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的运行,在“Y型”进口原油管道布局之下,日照港的竞争力将受到一定的威胁。究其原因,“Y型”进口原油管道的终点都是服务于长江沿线的石化企业,如安庆石化、金陵石化、九江石化、武汉石化等,可以说腹地重复,竞争不可避免。另一方面,两港口都在积极谋划自己的临港石油加工产业,随着两港口临港工业的发展,未来港口运量上也将有所增加。
  目前,在原油码头的布局上,北方已形成了大连港、唐山港、天津港、青岛港等为主,秦皇岛港、锦州港等为补充的原油运输格局。随着日照港和连云港港原油码头的投入运营,未来,北方原油港口的布局或将发生变化。一从事油品运输的人士表示,将来日照港将分享全国原油运输能力总量的1/3,这对环渤海地区的老牌原油运输港大连港和天津港都将形成一定的威胁。
  一直以来,中国原油存在着巨大供需缺口,吸引许多资金投资于原油码头以及重化工产业基地建设。但由于进口原油的船型是25万~30万吨级,而中国可建设大型原油码头的海岸线资源有限,从这点上来说,拥有深水航道,可以停靠大型船舶,同时岸线土地还留有空缺的日照港和连云港港就成为了稀缺资源。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