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流通现代化步伐 构建物流消费创新体系

2012-12-25 11:4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管理学院 李学工
研究背景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背景及现状
    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2011年我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226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6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7.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318亿元,增长16.7%。按照消费形态划分,餐饮收入205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商品零售160683亿元,增长17.2%。为此,商务部今年继续把扩大消费作为工作重点,落实并深入实施和完善消费政策,完善城乡流通网络,加快流通现代化步伐。
    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来看,2011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8.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58.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3%,增幅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其中,运输费用4.4万亿元,同比增长15.9%,管理费用1万亿元,同比增长18.7%,保管费用2.9万亿元,同比增长22.6%。2011年全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达到17.8%,与2010年持平。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143.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1%,增幅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90.2%,是带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1.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增幅比上年回落17.8个百分点。农产品物流总额、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和单位与居民物流总额同比分别增长4.5%、20.4%和18.3%。
    从物流业增加值来看,2011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为3.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9%,增幅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7%。
    总之,不论是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还是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抑或是物流业增加值增长,说明我国物流业自身发展潜力与空间极大,加大对物流消费市场的开拓力度,有利于加快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速度与效率,对进一步拉动国内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政策回顾及导向
    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2009年3月,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物流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积极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促进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商务部、发改委、供销总社出台的《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 (商商贸发[2011]67号)中,指出建立一套与商贸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效通畅、协调配套、绿色环保的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形成城市配送、城际配送、农村配送有效衔接,国内外市场相互贯通的商贸物流网络,引导和培育一批能够适应商贸服务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商贸物流服务主体;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发改经贸 〔2010〕1304号)中,提出至2015年要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冷链物流企业,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2011年8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了9项措施: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加大对物流业的土地政策支持力度、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要加快物流管理体制改革、鼓励整合物流设施资源、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大对物流业的投入、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及加强组织协调等物流“国九条”。基于上述政策导向,结合我国当前物流消费市场的实际,扩大物流消费市场不仅对全社会物价总水平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对降低物流成本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因此,亟待构建扩大物流消费市场的创新体系,以保证实现对物流消费市场开拓的发展目标。
构建扩大物流消费市场
    创新体系
    (一)建立与完善物流服务价格体系
    建立与健全物流服务价格体系是扩大物流消费市场的一项重要的举措,须在政策指导、信息引导、市场督导下建立三位一体的物流服务价格体系。
    物流服务价格体系由物流服务中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及物流信息服务等要素的价格,以及其组合产品建立起来的价格结构与比价关系。不仅要建立与完善动态的物流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及物流信息等专项服务价格机制,而且还要建立起物流服务的综合化、系统化、集成化、一体化服务的价格体系,为确保其价格体系在市场竞争中健康、有序的运行,不仅需要加强物流服务成本核算与控制,而且还需建立价格听证机制、市场价格公开机制、价格监督机制、价格评价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供求变化对服务价格的动态调整,促进物流消费市场的可持续开发。
    (二)物流服务产品组合创新体系
    一方面,通过物流产品组合的扩展。增加物流产品组合的广度和深度来实现。增加产品线深度,将产品线向上、向下以及向上下进行延伸。
    另一方面,通过物流服务产品组合的全面整合。在某一物流产品组合处于饱和物流需求多重性的市场状态时,强化产品组合之间的关联性,从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角度考虑,对产品组合系列进行重新整合,为物流消费市场提供整合化、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产品。
    总之,物流服务产品组合的创新体系建立,必须立足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需要建立多元化的、灵活化的、动态化的物流服务产品组合创新体系,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三)物流行业组织化创新体系
    提高物流行业组织化程度,必须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等三个方面加以考虑。物流市场结构决定了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行业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和退出壁垒;物流市场行为决定了行业内竞争手段与竞争秩序的因果关系;市场绩效反映了行业内整体绩效和增长方式的粗放化或是集约化。
    因此,以产业融合理论为依据,建立物流行业组织化创新体系。具体思路:首先,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扶持、产业扶持、政策引导等方面作用,营造物流发展的环境与氛围,继续加大对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倾斜力度;其次,大力培育物流企业集团或龙头企业,实行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第三,倡导生态物流、低碳物流、绿色物流、智慧物流理念和实施物流品牌工程;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物流业的技术、信息和智能的含量;第四,加强物流合作,既包括行业间横向、纵向的产业链协作与分工,也包含了跨地域、跨部门的行业合作;第五,建立具有规模化、集约化、快速高效、衔接通畅的物流体系和互通信息网络体系,特别是借助于物联网技术,提高物流行业组织化程度。
    (四)构建物流行业标准化创新体系
    随着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物流行业整体绩效、可持续发展、产业升级等方面,面临着发展处于瓶颈阶段,行业标准化业已成为制约物流消费市场开拓的关键要素,尤其需要尽快在短期内建立与健全物流标准化制度。
    首先,充分发挥物流标准化委员会的作用。物流涉及的领域和范围极其广泛,需要筹备各专项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一方面储备物流标准化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全力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
    其次,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应认真总结国内外物流业发展和管理的经验,针对我国物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和完善统一的物流法律法规,使物流行业、技术、信息、运营等方面真正做到依法管理,调整与优化物流产业结构,确保全社会物流系统的安全运营。
    再次,完善物流企业规章制度。以政府为主导,行业组织为主体,加强物流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用规章制度约束物流行业及其员工的行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奖惩办法》、《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培训制度》等制度和各类操作规程,使物流安全管理有章可循,促进物流产业组织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最后,完善应急预案,积极推进应急应变物流的综合能力。为了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减轻突发事件的危害,提高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最大程度地保障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顺利进行,物流行业应参考国家和地方应急预案编制适合本企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五)物流信息技术创新体系
    首先,借助于RF ID /EPC与物联网技术,前瞻性地研发RF ID技术、无线数据通讯技术在现代物流运作、现代供应链管理中广泛应用,为物流行业组织提供新型的服务模式、服务平台和赢利手段,甚至为此而衍生出新的物流行业组织、信息技术产品,以及新型的物流企业业态。
    其次,物流单元化技术创新。它是以标准化为前提,以单元化为基础,将物料集装成一标准重量、标准尺寸的单元化器具内,这一器具称为单元化器具,在结构上便于物流设备进行装卸、搬运、保管以及配送等环节的作业,使用物流单元化技术可以使物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分拣、配送等整个物流系统中,以单元化、标准化形式进行组合作业。总之,标准单元化对保护物品、充分利用空间及提高搬运效率等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
    最后,实时物流理念及系列技术创新。实时物流(RTL)是指利用最新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技术手段来积极地消除物流业务流程中的管理与执行的延迟,从而提高企业整个物流系统反应速度与竞争力,提升物流企业服务水平的当代物流理念,它体现了企业的物流业务能力。
    实时物流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利用一切技术手段,消除物流作业与管理中的所有不必要的延迟。在物流系统实时在线实时管理的协同下,要做到实时采购、实时配送、在线仓储实时管理、实时制造、实时营销、实时追踪、实时反馈、实时响应等。实时物流信息系统必须与物流作业系统结合,是一个由硬件作业系统与软件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复杂系统,需要完善的企业信息系统和高效的物流软件系统来实现,涉及到物流管理的统筹优化、预测控制、计划排列、协同技术、智能技术等。
扩大物流消费市场
    对策建议
    在扩大物流消费市场创新体系已提到的相关内容,在此不作赘述,仅就有效地扩大物流消费市场的对策建议如下:
    (一)将扩大物流消费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现代物流产业在我国10余年的发展中,较为常规的发展思路和导向更多地体现在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是如何快速地发展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中,只是偏重于探讨研究发展物流业战略与策略,没有将扩大物流消费放到一个重要的战略层面上去考虑。今后,应加大对物流产业供给与需求、物流消费市场的战略定位、物流消费政策导向等方面的研究,强化对物流消费市场的战略设计和规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立全新的物流产业发展战略。
    (二)扩大物流消费功能
    充分发挥物流是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及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消费功能。重点发展生产型和流通型组织的物流消费,比如继续在工业物流、农业物流、商贸物流以及农产品物流等方面大力开发其物流消费市场,以及全方位整合社会物流资源;适时关注消费领域中的消费者物流,特别是随着网络销售热潮的到来,生活型物流消费将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值得物流行业关注,它将拥有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亟待物流业持续地开发与拓展。目前,物流业的粗放经营与经济增长,需要充分释放来自全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能量,使社会物流资源既要得到有效利用,也要做到有效整合。为此必须加快完善物流市场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加大物流资源整合的力度,建立资源共享、供需互动、多方共赢的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加快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突出这些物流节点的应用效率和效益,建立全社会资源共享系统,以提高物流综合配套服务水平。
    (三)进一步规范物流消费市场
    首先,加强对物流市场监管,强化法律约束。一方面,要加强从业者的自律,另一方面要提高物流消费组织或个人的消费素养,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物流消费关系;其次,以提高物流消费综合效益、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提高物流客户或消费者的满意度为重点,全面提升物流消费质量;再次,优化物流消费的环境与氛围,物流行业组织以快捷、高效、准确、及时等方面满足社会对物流消费的各项要求;最后,规范物流服务价格。目前,物流行业的低价恶性竞争,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导致行业市场环境混乱,不仅损害了物流业整体形象,更重要的是无法有效地开拓物和扩大物流消费市场。所以,应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进行价格的调整和规范,促进物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各类物流行业组织必须实行明码标价,引导和促进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合法竞争,保护物流消费者权益。
    (四)实行灵活的物流价格策略
    根据目前物流需求的特点,以及物流服务消费的对象,积极开展市场调研,采取实行灵活的、组合式的价格策略。针对物流需求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不均衡,可以利用经济杠杆加以调节,采用物流的空间和时间需求差异,制定不同的物流价格,对快捷物流、即时物流、实时物流、精益物流等不同的需求,实行采用不同的服务定价,通过价格的空间差和时间差来调节物流需求时间的分布。总之,通过不同物流消费主体的差异化、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促使物流供给与需求上达到均衡,以提高物流组织的市场份额和占有率。
    (五)建立与完善物流消费监管体制
    为提升物流消费组织或个人的消费信心,必须建立与完善物流消费监管体制。应积极借鉴国外经验,推行大部制管理,对现有的工商、农业、卫生、环保、质检、信息、技术等部门的监管职能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分工,强化对物流服务的全过程质量控制。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大对物流消费的分期付款、信贷、银行卡等消费金融业务进行规范管理和积极引导,加强物流消费金融领域的风险控制和监管,促进物流消费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扩大我国物流消费市场,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倾斜和全力扶持,更为重要的是物流行业自身需苦练内功,走内涵式、集约化、规范化和组织化的发展途径,以及物流市场主体——企业在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建立企业扩大物流消费市场的创新体系。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