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流通将评级管理遭药企质疑

2012-12-20 10:4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刘腾
    商务部11月27日对外发布了医药流通领域的5项推荐性行业标准,这些标准从12月1日起执行。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将对药品流通企业和药店进行评级管理。“关键是评级要有权威性,评级过程如何公平、透明?商务部的评级如果药监部门不认可,如果医保部门不认可,那么作用就很小,药品批发企业和药店评级的积极性也会很小。”杭州天天好大药房董事长陈金良颇有感触,因为以前也搞过类似的政策。
    评级成功还要看配套政策“一个是权威性,一个是政策性,具有这两点评级新规才会对药品流通行业带来影响。”陈金良表示,以前行业协会也做过类似的工作,但是往往做得不客观。“如果谁和协会关系好就把谁的级别评得高些,那评级的公平性何在?”
    另一方面,评级的政策能给企业带来什么也很关键,也就是要有落地的配套政策。对于药店来说,最看重的是药监部门的认可和医保部门的认可。陈金良建议,评级政策应该由药监和医保多个部门参与,多部委联合评定才更具权威性。
    12月1日执行的五个行业标准,主要对医药流通环节中的药品批发企业、零售药店这两大类企业制定了分级标准。比如,针对批发企业的年配送额多少给予星级评定,30亿元以上为AAA级,10亿~30亿元为AA级,市级配送企业年配送额低于2亿元则无法评上等级。对于药店,按照经营面积、销售药品品规多少、覆盖主要常见病症的数目进行分级等等。
    2009年年底,原来没有主管部门的药品流通行业划拨商务部管理。“要理解业务主管部门和业务监督部门是两个概念,拿药品流通行业来说,过去虽然没有主管部门,但是一直有监督部门,就是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流通专家、九州通副总经理牛正乾介绍,“现在,这个行业主管部门是商务部,监督部门还是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在牛正乾看来,商务部主管业务,角色就像“教练”,卫生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行业,角色类似“裁判”。“商务部此次制定的标准只是推荐标准,不是强制性的,推荐性的标准的意思是,你没有达到也可以做这个行业,而强制性的标准意味着你没有达到标准就不能从事这个行业。”
    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
    目前来看,虽然国内每个省大型的药品流通企业并不多,但是和国外相比仍显分散。根据商务部的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国内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值超过9400亿元,药品批发企业1.35万家,但是前十名企业销售总额只占整个行业的20%左右。“相比之下,欧美主要国家前5名药品流通企业规模占整个行业的比例一般都超过50%。”牛正乾评论,“商务部的政策意在提高行业集中度,但是商务部并非行业监管部门,政策成功关键在配套政策的落实。”
    去年5月,商务部出台了《十二五药品流通行业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根据该《纲要》,2011~2015年,药品流通行业要形成1~3家年销售额过千亿元的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团,20家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总额8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60%以上;连锁药店占全部零售门店的比重提高到2/3以上。
    在提高行业集中度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也是重要内容。《纲要》在“健全行业管理制度,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的内容中,提出“逐步实施药品流通企业分类分级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类别和等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激励企业在规范经营的基础上改善服务设施,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药店价格火拼有望改观
    商务部的调查显示,2011年年底,国内药品零售市场规模1885亿元,增幅在20%左右。但是,国内药店总数超过39万家,其中单体门店超过26万家,大多数药店规模小、散乱的现象比较突出。“新标准有利于引导企业向规范化迈进,首先起到扶优作用,其次鼓励药店连锁,还有就是规范企业经营。”江西开心人集团董事长梁永强表示,自从2009年商务部主管药品流通包括药品零售行业以来,主管部门做了很多工作,可以看出费了不少心血。
    梁永强认为,新规则的制定将改变药店竞争仅拼价格的现象,帮助药店把经营重心转到重视服务上来。“过去,药店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就是降低价格,不断开新药店扩张,但是新的标准提示我们,要提升服务体系,提升企业管理品质,比如增加药店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增加员工培训等,这些都是引领药店发展的有益转变。”
    目前,和药店生存息息相关的是医改政策的变动,比如药房托管政策、医保政策等等。“医改进行到现在,药厂的责任是生产品质好、安全的药品,医院的责任是提高服务质量,医生的责任是提高技术、责任心和爱心,至于零售药店,也要价值回归,要卖好药,并非光是价格便宜,还要包括品质、疗效,最后再谈价格优化。”梁永强说,“只拼价格对药品零售企业来说是死胡同。”
    贵州一树连锁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雷认为,新的标准将会淘汰规模小的药店,也会改变一些药店偷税漏税等不规范的经营,同时把注意力转到提升硬件上来。“比如对AAA级药店规定必须安装电子化客户服务系统CRM,一旦发现药品有问题,这套系统可以更好帮助企业对问题产品进行追溯。”
    目前在国内药品流通业中,医院销售占70%~80%,药店零售只占20%~30%。即便如此,2011年1885亿元的销售额也显得比较分散。国内最大的药店销售额在整个盘子中占比过小,美国前三名的连锁药店能占药品零售额的80%~90%,而我国前五名连锁药店的销售额,只占总额的不足3%。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