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发展看大连:物流中心建设动力十足

2012-12-19 11:09:00 来源:大连新闻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物流业发展水平,是衡量城市经济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5年来,大连市瞄准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这一发展目标,发挥地处东北亚核心区域等多重优势,不断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建设特色物流园区,积极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为城市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推动力。

  记者 李盛达:“我身后是大连施奈莱克现代物流公司的配送车间,旁边就是公司的生产车间,通过精细化的物流操控手段,施奈莱克可以实现,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产品,准确配送到生产线上。”

  施奈莱克现代物流有限公司这套 “生产物流服务体系”,基于网络管理系统建设,实现了“生产”和“物流”的深度融合,从以往把原材料送到仓库,变为送到每一位操作工人的手上,能够为企业提供从原材料进库、生产加工到成品包装、外运的全程物流服务。

  大连施奈莱克现代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业访:“通过我们的服务,制造业企业可以把一些相关的资源释放出来,从而能够提高制造业企业的一个生产效率。”

  借助大连日益发达的集疏运体系和保税物流园区等政策优势,依靠先进的管理理念、信息技术和物流解决方案,施奈莱克、中床物流、京大物流等一批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正在我市加速崛起,现代物流业与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实现联动发展。

  与此同时,通过开展运营模式创新、物流手段创新和服务产品创新,我市还催生出一批新型业态的交易平台。诞生仅三年的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今年交易及结算量将突破50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

  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总裁 李洪国:“我们希望很大一部分资金流,信息流,通过东北亚煤炭交易销售中心进入我们大连。”

  五年来,北良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泛亚太电子商务中心、东北亚现货商品交易所等供应链管理企业相继崛起,交易额以百亿元规模迅速增加,大连正成为服务全国、辐射东北亚的综合物流服务平台和国际商品交易中心。而在空间平台上,以大窑湾保税物流园区为龙头,全市特色物流园区全域推进,初具规模。目前,大连已成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物流产业已成为全市基础性和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

  2008年,我市共有物流企业1300余家,2010年达到2000家,今年预计达到4000家。5年来,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去年达到604亿元,占全市GDP的9.8%。

  专家认为,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是推动大连经济社会发展、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引擎。我市应综合运用多种资源,完善总体发展规划,全力构建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力争把大连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综合物流成本最低、物流服务质量最好的国际物流中心。

  市物流协会秘书长 赵立成:“物流中心建设的服务功能、服务水平、技术层级要提升一步,由我们过去的低端服务,向高端服务延伸,带动我们大连市整个产业和城市功能全面转型升级,对东北地区、东北亚地区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结合大连实际,我市提出,加快推进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拓展保税港区功能,构建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打造国际货物中转和区域分拨配送基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