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商品关税降低有利促进我国贸易平衡

2012-12-19 10:49:00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昨日,财政部发布《2013年关税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自2013年1月1日起,将对五大类、780多种进口商品征收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暂定税率。分析认为,这是中国对外贸环境大调整的重要举措。对于此次关税调整,业界普遍持赞同观点。他们认为,降低关税一方面有助于我国消除日渐扩大的贸易顺差,保持我国贸易平衡,另一方面,对我国在外投资企业也会产生利好,并从政策层面间接鼓励企业“走出去”。 
     调整外贸环境的重要举措
     财政部关税司有关负责人指出,此次调整增列硒化氢、垃圾焚烧炉、生物杀虫剂、混凝土泵车等税目。调整后,中国2013年进出口税目总数由2012年的8194个增至8238个。
     方案称,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2013年中国继续以暂定税率的形式对煤炭、原油、化肥、铁合金等产品征收出口关税。适当延长化肥淡季税率适用时间并降低淡季出口关税税率,部分化肥产品出口关税的征收方式由从价计征改为从量计征。
     “从国际上看,中国进出口关税属于中等水平”,国务院参事、中央财经大学税务研究院副院长刘恒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我国加入WTO之前关税较高,当时承诺十年保护期过后,要达到世界各国关税中等平均水平。
     “这时关税的调整也是世贸组织对我们的要求,也是中国对外贸环境大调整的重要举措。”刘恒解释。
     实际上,我国进口关税调低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在《2011年关税实施方案》、《2012年关税实施方案》中,分别明确对600多种、740多种进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暂定税率。
     不过,刘恒认为,近几年关税的不断调低,对提高国有物资的供应情况是有好处的。
     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看来,在前些年,我国贸易收支压力较大,进口消费品会加重这种压力。而随着我国经济生活水平提高,要考虑满足国民生活的需求,调低进口关税可以进一步满足国民生活的需求。
     五类进口商品关税调低
     刘恒告诉记者,我国确实要鼓励进口,调整国内商品供应不足的部分。尤其是一些高科技、资源性等国内应该比较紧张的商品,降低关税有利我国物资供应。
     据悉,方案调低进口关税的780多种产品中,新增和进一步降低税率的产品主要为五大类。
     一是特殊配方婴幼儿奶粉、心脏起搏器等促进消费和改善民生,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生活和医疗用品;二是汽车生产线机器人、锂电子蓄电池、无级变速箱用钢带等促进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三是高岭土、锑等能源资源性产品,以及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环保产品;四是紫苜蓿、自走式饲料搅拌投喂车等支农惠农产品;五是羽绒、全自动转杯纺纱机等支持纺织行业发展的产品。
     梅新育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包括调味品、特殊配方婴幼儿产品、心脏起搏器、血管支架等生活和医疗用品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有助于促进消费和改善民生。
     另外,在梅新育的理解里,高端技术装备、能源资源性产品、支农惠农产品以及支持纺织行业发展的产品,可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后劲的需求,能促进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更好利用境外的资源,来满足我们资源的需求。“业界普遍赞成降低这四类产品的进口关税。”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进口大国,十年来我国外贸年均增长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并通过进口和对外投资,我国经济增长成绩斐然。”梅新育认为,这四类产业很大程度上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享受利益。
     发达国家受益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税降低,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最不发达国家可以受益能源资源性产品关税降低等。梅新育补充道。
     有利促进我国贸易平衡
     关税调整,难免让人联系到今年低迷的外贸环境。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1月我国进口零增长,前11月我国进口仅增长4.1%,而贸易顺差扩大至1995.4亿美元。与之相对的数据是,2011年全年贸易顺差仅为1551亿美元,2010年贸易顺差也只为1845亿美元。
     “虽然进口的数量在增长,但进口的价格下降不少。”梅新育认为,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至少明年上半年贸易顺差还会继续扩大。此时降低多种商品进口关税,对我国贸易平衡,调整大幅度增长的贸易顺差是有利的。
     “关税调低对中国海外投资企业是一个利好。”梅新育说,目前不少海外投资企业在国外生产产品,进口商品中来自中资企业的产品将会越来越多。
     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是萎缩的,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增长了25%,特别是对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相当显著。
     梅新育告诉记者,这些海外投资企业部分产品要向国内市场销售,进口关税调整,对海外投资企业是个利好,并从政策层面上间接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