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国际港务区货运交通专项规划》顺利通过评审

2012-12-15 12:1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张珺
    11月9日,《西安国际港务区货运交通专项规划》在西安国际港务区顺利通过评审。评审小组由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长安大学等五位国内交通行业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在听取了专项汇报后,认为该规划内容完整、合理,符合规划编制要求,一致同意该规划通过评审。《西安国际港务区货运交通专项规划》通过国际招标最终由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通过大量调研和学习国内外先进货运理念,历时半年,三易其稿,编制完成,期间还聘请同济大学、长安大学在国内交通运输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咨询指导。
    评审会上,专家组就《西安国际港务区货运交通专项规划》的资料收集、交通预测、货运方案、对外交通衔接等方面进行了评估,通过听取汇报、翻阅资料、质疑答辩对该规划的编制体例、规划目标、建设任务、投资规模及效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讨论,认为该规划内容完整、合理,符合规划编制要求,一致同意该规划通过评审。同时专家组还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并对专项规划形成了审查修改意见。
    据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规划实施后,根据货流分布及货运车辆走向,近期规划将形成“三纵三横”园区内货运通道,南北向主要通道有:东三环-港务中路、港务大道、纺渭路;东西向主要通道有:秦汉大道(含秦汉大道货运线)、柳新路、港兴路。远期将实现货运通道环形互通、快慢分离,实现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公路港三大枢纽有效衔接、快速流通。届时,西安国际港务区将呈现出客货分流的立体交通格局。
    会上,强晓安作为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同时也是专家组成员做了重要讲话。强晓安说,2011年,国际港务区人历时77天,行程16000公里,采用公铁两路并进的形式,从西安出发,最终抵达欧亚大陆桥终点——荷兰鹿特丹港。“2011·新筑欧亚大陆桥”活动就是西安国际港务区用全球化的视野,实地踏勘欧亚大陆桥沿线的交通状况,指导园区的交通规划。《西安国际港务区货运交通专项规划》不仅是为园区后续综合交通规划打基础,更是立足于关天规划,用国际化的视野和理念来谋划国际港务区的发展,努力将西安国际港务区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国际型内陆港和内陆型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
    据了解,西安国际港务区始终坚持“规划先行,规划指引,统筹发展”的原则,先后编制完成《西安国际港务区“十二五”建设和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编制了交通、建设、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等10余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了西安国际港务区《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与布局思路》、《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共同沟建设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六大百亿元组团布局规划、陆港大桥(东风桥)周边环境整治与提升工程设计和园区东大门(秦汉大道与西韩公路)、南大门(港务大道与绕城)的设计工作;完成了港务大道城市设计工作;确定了园区货运和客运交通组织方案和港务西路跨绕城高速工程设计。西安国际港务区的科学规划保证了园区高标准建设、有序化发展的坚实基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