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中小企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2012-12-15 10:5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石忠岭 杨世新 常河山 孟杰
    曹妃甸中小企业园(河北唐海临港物流产业聚集区)作为河北省政府确立的首批省级交通枢纽型物流产业聚集区,依托冀东北工业聚集区、曹妃甸工业区、南堡开发区、唐山湾生态城的开发建设,借助便利的交通条件,规划建设成为交通枢纽型物流产业聚集区。目前聚集区的建设顺利推进,招商引资有序展开,未来聚集区发展有着怎样的宏伟蓝图。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曹妃甸中小企业园区(唐海临港物流产业聚集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
科学规划筑巢引凤
“目前,我们已委托河北省软科学研究会完成了物流聚集区发展规划,委托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完成了物流聚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产业发展,规划先行。为了实现园区的聚集效应以及园区与园区之间的高效联动,管委会坚持‘高起点、高质量、超前谋划’的原则,对聚集区实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在做规划的同时,管委会也在积极地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聚集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已初步完善,现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68亿元。其中道路方面,聚集区内路网正在逐渐形成;给水方面,日供水2万立方的生活水厂建设已经完成,日供水4万立方的工业水厂相关供水管线已基本完成;电力方面,十里海35千伏变电站已建成投入使用,能够充分满足项目建设、生产的需要,同时西林110千伏变电站已建设完成;土地整理方面,目前已完成土地整理14172亩。雨污排水、通讯等各项基础项目也正在逐步完善。”
    聚集区建设的有序推进与聚集区管理委员会实行的运营模式是密不可分的。据了解,聚集区建设按照“先期政府推动,完成设施建设;后期市场推动,实现功能耦合”的总体思路进行开发建设。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聚集区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聚集区发展规划、开发建设、组织管理等业务,严格按照规划进行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采取滚动开发模式,开发一片、建成一片,力争使运营和管理能够更好地衔接。”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国内不少知名企业前来洽谈业务,许多大项目已经在这片热土上开工建设。截至目前,聚集区已引进项目15个,总投资70亿元,总占地面积5294亩。大昌货物仓储中心及铁路专用线、奥丰钢板加工配送两个项目已经建设完成,并分别于2009年5月、2010年10月正式运营。东方物流、渤海明珠汽车城、奥丰矿石配送中心、大昌废钢加工中心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尤利福(美国)食品加工、伟辰CNG和LNG供气、文丰钢铁物流等项目也将于近期开工,在此基础上,国际物流综合交易中心、雨润冷鲜食品物流等一大批项目正在积极洽谈。项目资源不断扩大,项目投资初具规模,聚集区未来的发展前景让人期待。
“一区六园”高效联动
“按照‘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一体开发’的总体思路,坚持‘集中布局、功能协调、产业互动、设施共享、高效用地’的原则,同时借鉴国内外临港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目前园区已经构建了‘一区、六园’的产业发展格局。”聚集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区”指物流配套服务区,功能定位为搭建港口配套作业平台,物流综合服务平台,现代港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零担、集装箱仓储集散地、公路、铁路、港口货物配送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电子商务物流中心、物流研发中心、物流设备维修中心、国际中转服务中心。“六园”则是汽车物流园,农产品、海淡水产品物流园,钢铁物流园,散杂货物流园,商贸物流园,装备制造物流园。配套服务区紧密围绕六园建设,为“六园”提供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六园”的商品源源不断地流入服务区,为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原动力,实现系统的高效联动。
培养人才 破解 “瓶颈”
    在聚集区建设有序推进的过程中,管委会遇到了诸多问题。“最关键的还是缺乏物流专业人才。”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慨叹,“目前物流培训、物流业务组织、物流企业管理、物流方案策划等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商贸物流人才严重缺乏,已经成为阻碍现代商贸物流和聚集区发展的一大‘瓶颈’。”
    其次是资金问题,这也是制约园区发展的常见问题。面临困难,在园区建设的过程中,管委会积极探索融资新模式,在政府投资的基础上,结合BT、BOT等模式,吸引了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共同参与聚集区的建设。同时,管委会还积极争取国家的专项资金,以缓解资金压力。
    此外,在运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十分让人头疼。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多数本地运输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运输和简单的仓储等低端领域,特色服务和增值服务不足。”
增加业务 提升功能
    尽管困难重重,但仍未动摇管委会领导班子推进聚集区产业优化升级的信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促进聚集区的功能升级方面:一是物流园在重点发展仓储、物流业务的同时,会增加加工贸易增值业务,使其既有仓储物流功能,也有生产加工功能,甚至有商品展示功能,从而使物流功能得到大大提升;二是提升园区电子商务平台功能,借此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区域化监管、网络化管理、科学化监控,使数据一次录入,多次使用,信息共享,营造现代物流发展环境。”“预计到2015年,园区将引进项目30个,实现物流业务收入260亿元,实现利税21亿元。最终将聚集区建设成为曹妃甸新区配套产品商贸物流中心;环渤海地区重工业产品货运物流集散地;国家级产业与公路、铁路、港口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区。”对于园区未来的发展,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