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运“弃舟登陆”

2012-1-16 10:3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船长出身的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总经理许立荣,是一位在航运业摸爬滚打30余年的航运专家,一直以勇于变革、善于创新著称。虽然身处航运市场严冬,但是许立荣并不悲观。“冬天既然来了,春天必将不远。只有在冬天中作好准备,才能在春天中抓住机遇。”许立荣说,现在调结构,正当时。 
调出来的升与降
有人把航运市场运价走势图称为“笋图”,因为市场快速起落形成的曲线图很像一根又一根尖尖的竹笋,它说明市场高位的时间维持很短。“‘笋图’预示着市场复苏、高涨、萎缩、低谷、复苏的周期变化越来越明显。尤其是近几年,造船技术日益提高,造船能力迅速扩大,短暂的市场恢复很快被大量涌入的新运力所冲击,市场运力过剩将是长期性的、整体性的,而运力短缺则是短暂性的(如突发事件引起)、局部性的(如某些细分市场)。”许立荣表示,为了有效应对航运市场长时间处于低谷的局面,中国海运主动实施“瘦身”计划,加大船舶处置力度,抓紧进行运力结构调整。“从2008年到2011年的4年间,中国海运共处置船舶101艘、219万载重吨。其中未达到报废期而提前处置的船舶达到48艘,占总处置运力的48%。”许立荣说。
在船队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国海运还把打造绿色船队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心工作。中国海运围绕低碳概念,优化船队结构,注重发展符合绿色环保标准的新船型,同时对不符合绿色环保标准的老旧船,例如,对部分单壳油轮,提前抓紧进行改装或处置。同时,积极运用船舶节能新技术,加强能源消耗管理和设备管理,重视船舶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项目的应用,加大设备改造力度,提高节能效果。据了解,在中国海运处置的老旧船舶中,有30%是单壳油轮,55%是能耗高的干散货船。通过结构调整,中国海运降低了成本,实现轻装上阵,到2011年10月份,中国海运的平均单船载重量已经发展为5.5万吨。同时,由于坚持打造绿色船队,提高绿色竞争力,虽然中国海运的货运量、货物周转量连年保持增长,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但是综合能耗指标却呈现下降态势。例如,去年前三季度,中国海运完成货运量同比上升11.4%,货物周转量增长8.3%,而综合能耗则同比下降2%。
“弃舟登陆”实现“船岸联动”
“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不求最大,但求最强。这是中国海运在船队结构调整中一直坚持的发展理念。”许立荣说,面对市场逆境,中国海运不仅加大船舶处置力度,实现“瘦身”,还积极“强身”——实施“弃舟登陆”战略。
许立荣解释说,“弃舟”当然不是指放弃航运主业,而是放弃高能耗之舟,放弃高污染风险之舟,放弃不适合市场需求之舟。在船舶大型化、低碳化的历史潮流中,中国海运通过“弃舟”挺立潮头,在船舶大型化、现代化方面步入世界前列。比如,14100TEU型集装箱、32万吨级VLCC以及23万至30万吨级大型矿砂船等,在节能环保、经济性与适应性、自动化程度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1997年中国海运集团组建初期,平均单船载重吨仅为2万吨,到2005年增长到3.4万吨,到去年10月增长到5.5万吨。
“登陆”是指在坚持航运主业的前提下,拓展与航运相关的陆岸产业。“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前几年,中国海运转变发展方式,实施集装箱、油轮、散货船三大船队‘三足鼎立’战略。”许立荣说,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国海运将产业链不断向主业的上下游延伸,提升现有船舶修造、物流、船代、货代、供贸、码头等相关产业。在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的同时,努力发展油运、散运及特种、旅客、滚装汽车运输等,变集装箱“一枝独秀”为油运、散运及相关产业百花齐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海运通过加强与大客户合作等策略,不但在传统的煤炭、矿石和石油运输上稳步发展,还在天然气运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经于中石油、中石化分别合资成立了两家LNG运输公司,到“十二五”末将实现中等规模的LNG船队。
实现船岸产业相互联动的格局是中国海运近几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码头是航运产业链中随经济周期波动较小的环节,抗风险能力相对强,码头岸线也是宝贵的资源,我们看好码头产业的中长期发展,将码头产业定位为陆岸版块重要的支柱产业。”许立荣说,国内的码头布局虽然已经相对完善,但随着经济发展,对优质码头的需求还将逐步增加;而国外的码头能力呈现结构性不足,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码头布局还远未完善。码头产业的前景仍然可期。中国海运将进一步完善码头产业的国内外布局,在进一步完善集装箱码头布局的同时,将考虑择机投资综合性港口和散杂货码头。目前中国海运的码头产业已经粗具规模,境内投资参股的12个码头,在美国洛杉矶、西雅图拥有的合资码头,集装箱年吞吐量已超千万标准箱。另据了解,中国海运已形成海、陆、空立体的大物流格局。长兴修船基地和江苏造船基地已经形成相当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船舶代理、船舶贸易、通信服务、船舶供贸等相关产业也已经成为了中国海运版图中的重要力量。
“在前些年转变方式的基础上,中国海运进一步提出发展‘航运、工业制造、物流码头金融’三大业务板块的新思路,力图通过产业链整合和结构调整,使业务板块之间相互支撑,形成协调效应和1+1>2的放大效应。”许立荣表示,“弃舟登陆”将为中国海运实现“船岸联动”,平抑航运市场周期性波动,实现企业稳健、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当然,除了结构调整,我们还将从发展方式、管理方式、团队建设、竞争力模式建设等方面进行战略调整。”许立荣说,冬天过不去,春天就不是你的。而他坚信,中国海运不断实施的瘦身、健身、强身的重大战略,必将成功抵御航运冬天的寒流,迎接百花齐放的航运春天。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