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工业园区“寸土寸金”

2012-11-17 15:26:00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11月16日讯(记者 曹娴 通讯员 万波)目前,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建成的32.6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实现每平方公里土地单位产值高达43亿元、税收2.3亿元,达到沿海地区先进水平。今天,记者从长沙市国土资源工作汇报会上获悉,该市大胆探索“节约用地、集约用地、有效用地、统筹用地”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新模式,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效益显著,不少工业园区都像长沙经开区一样实现“寸土寸金”。

  把好土地“准入关”,提高企业用地门槛。在引进企业时,长沙高新区对企业发展能力、赢利能力、投资强度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合理确定供地规模。对用地在50亩以下的项目,直接提供标准地块或鼓励使用标准厂房。宁乡经开区对投资规模少于3000万元、亩均投资强度低于150万元,有圈地嫌疑,年度内不能实现固定资产投入的项目一律不签。

  把好土地“布局关”,优化用地结构。高新区出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和园区企业开发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建设高层、多层标准厂房,形成产业承载体系。目前,累计建设软件大楼、巨星创业基地、麓谷企业广场等各类孵化器20多个,总面积达150多万平方米,入住企业近2000家,与传统的企业用地供给方式比较,可实现节约用地50%以上。浏阳经开区规定投资规模少于2000万元、投资强度低于每亩150万元的项目不单独供地,引导进入标准厂房;鼓励企业建设多层厂房,向空中要地,企业厂房实施“平改楼”,可不同程度地免收报建费。

  把好土地“监管关”。通过严格土地批后管理,对园区已供土地建立动态监测台账;定期开展闲置土地清查,让“有为”的项目取代“无为”的企业等有力措施,长沙的工业园区有效盘活低效用地,充分发挥土地效益。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