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向第三代港口冲刺

2012-11-14 10:34:00 来源:新华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大连港位于西北太平洋的中枢,是转运远东、南亚、北美、欧洲货物最便捷的港口。大连港是东北亚经济圈进入太平洋、面向世界的海上门户。港口自由水域346平方公里,陆地面积10与余平方公里;现有港内铁路专用线150余公里、仓库30余万平方米、货物堆场180万平方米、各类装卸机械千余台;拥有80余个现代化专业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0多个。 
  大连港将打造成为第三代港口的典范
  目前,世界主要港口中第二代港口发展的主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和信息网络化,一些大型港口已经开始向第三代港口转型。
  从大连海港物流建设进展、及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等方面来看,公司在发展第三代海港物流型港口方面优势明显:
  1、货源充足的广阔经济腹地。
  大连是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经济腹地广阔,而且有良好的外向型产业结构,以此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国际贸易运量,从而对国际航运中心的运行提供坚实的支撑。东北三省曾经号称“共和国装备部”和“天下梁仓”,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振,腹地经济成长空间巨大。
  2、优越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集疏运网络。
  大连港位于国际区域性主干航线,其处于东北地区通往东北亚以及太平洋主干航线的前沿,也是东北亚区域的地理中枢,具有很强的区位优势。大连具备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配合,组成一个便捷顺畅的立体集疏运系统,各类货物迅速与准时地分拨与配送。对国内外跨国营运的制造商、销售商、供应商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良好的服务功能。
  3、发达的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
  世界上现有的国际航运中心,同时都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例如伦敦、纽约、新加坡、香港、上海等城市都拥有发达的国际金融业。大连作为入世后首批金融开放的四个城市之一,已有40个左右的外资金融机构、国内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之一,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的重要金融中心。
  4、开放和完善的政策法律环境开放和完善的政策法律环境开放和完善的政策法律环境
  大连按照逐步建设自由港的政策取向,辟设港区一体化的保税港区、自由贸易区和自由加工区,给人、货、船和各类资金的进出提供最大的方便。大连在这方面正在积极推进,建设了一个有利于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顺畅便捷通过和交易的政策软环境。
  5、良好的港口条件和完善的港口设施。
  大连港具备上百个深浅配套、功能齐全的泊位,特别是有16米或16米以上的深水码头和深水航道。同时,港口还必须有现代化的、高效率的装卸设施;有现代化的导航系统与通信设施;有相当规模的修造船场所;有充裕的生活娱乐设施和完善的后勤补给基地。
  坐拥东北,腹地优势显著
  港口的发展与腹地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东北经济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货运需求将随之大幅攀升,而大连港凭借着不可替代的地理优势将成为腹地经济快速发展的直接受益者。
  腹地优势之一:天下粮仓
  2011年东北三省粮食产量为2155亿斤,占全国粮食产量的18.9%。中国粮食年物流量约2亿吨,跨省区物流量约为1.2亿吨,其中东北地区年流出量约5700万吨。东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大粮食流出地。东北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由铁路、公路运至辽宁港口装船下海,经水路运往东南沿海,并与京津、陇海等粮食陆路运输通道,长江、珠江等水路运输通道相连接。
  目前,东北地区正在形成“东中西”三条粮食外运通道:中路以哈大铁路连接大连、营口港(行情 股吧 资金流);东路以东北东部铁路连接丹东港;西路蒙东、辽西等地的粮食,通过铁路和公路,进入锦州、盘锦港。其中,大连北良港定位为“北粮南运”的枢纽,将发展为东北亚重要的粮油食品转运深加工基地。大连港则集中精力发展粮食大宗贸易,其粮食吞吐量目前占到本港口总吞吐量的5%。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2012年发布的《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到2015年,全面打通“北粮南运”主通道。即将通车运营的哈大高铁,每年将释放即有线路5000万至6000万吨的货运能力,以往线路繁忙紧张的状况将明显改观。对于东北粮食外运来说,无疑是打通了一条主动脉,并为大连、营口等港口提供了更为充沛的货源。
  腹地优势之二:共和国装备部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产业。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装备制造基地,曾被称作“共和国的装备部”,集中了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及配套企业。目前世界产业转移的重点是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业,这一趋势刚好与东北三省的行业优势不谋而合。装备制造业是东北的传统优势产业,其成套装备产品研发、制造能力居国内领先水平,重型装备产品在国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由于装备制造产品多为大件或超大件,从产地到市场运输困难,且成本压力大,许多东北装备制造企业开始将生产逐渐向运输便利的沿海地区转移,并已形成规模。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节点,是大连“两区一带”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重点规划发展中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石化装备、核电等装备产业的主要承载区,大连湾集中了大连市重大装备行业近80%的产能。
  腹地优势之三:发达的金融中心和外汇结算中心
  大连处于东北亚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区域,是中国加入WTO后确定的首批金融开放城市。目前,大连已经成为东北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全、密度最大、开放度最高的金融中心城市。现有全国性及功能性金融总部18家,各类金融机构229家,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超1.3万亿元,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结算网络。大连已连续3年被评为中国最佳金融生态城市,主要金融指标稳居中国东北地区首位。
  大连拥有中国东北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唯一的衍生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目前,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年成交量突破8亿手,年成交额超42万亿元,市场规模逐年递增50%左右,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农产品(行情 股吧 资金流)、油脂油料和化工产品期货市场之一,为推动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腹地优势之四:开放和完善的政策法律环境
  保税区是一国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受海关监督和管理的可以较长时间存储商品的区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是我国目前开放度和自由度最大的经济区域,享受着国家特殊的优惠政策。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于2006年8月31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大连保税物流园区于2004年8月16日获得国务院批准,2004年11月24日,大连保税区物流园区通过国务院联合验收组正式验收。
  大连保税区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大连保税区比照国际惯例,实行“境内关外”管理模式,享受免税、保税等优惠政策;境内外的经济法人和自然人可在保税区、设立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合作)、港澳台资以及内资等企业;企业类别包括贸易公司、加工企业、仓储企业、物流分拨企业、商业服务企业及金融机构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