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全球经济复苏

2012-10-25 10:59:00 来源:中国财经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发达国家成为近期贸易保护主义的始作俑者 
  欧美是主要的贸易保护主义发起方。除了一些传统的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外,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甚至安全问题等也逐步应用到贸易保护领域。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发达经济体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除了一些传统的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外,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甚至安全问题等也逐步应用到贸易保护领域,发达经济体逐渐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始作俑者。
  欧美是主要的贸易保护主义发起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从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共发起反倾销调查79起,其中美国发起12起,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发起13起,分别占到总数的15.2%和16.5%。在同一时期,由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发起的17起反补贴调查中,美国发起9起,欧盟发起3起,分别占到总数的52.9%和17.6%。除传统的贸易限制措施外,一些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层出不穷。近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报告称,中国两家电信设备供应商华为和中兴通讯可能影响美国国家安全,试图阻挠这两家企业进入美国市场,以此打击中国通讯产业在美国的发展。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采取贸易保护的目的无非是促进美国国内的经济复苏,并带动就业增长。然而,这一目标不易实现。第一,贸易保护会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负面影响。一般而言,美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产业主要集中在美国的低端上游产业,一旦发起保护措施,这些产业将被迫从原来的进口为主转而变为国内生产,由于美国较高的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成本,致使与此类产业相关的下游产业成本上升,从而削弱美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贸易保护将会影响美国消费者的福利。贸易保护措施致使进口产品价格上升,从而造成美国消费者的支出增加,在名义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将会被迫减少消费数量从而引发消费下降。因此,贸易保护将带来生产和消费的扭曲,无益于美国经济和就业的恢复。
  贸易保护措施将会对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造成损伤。世界银行前行长佐利克不久前在一次演讲中指出,经济开放是美国最宝贵的财富,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显示了美国国家、企业和个人的信心正在丧失,因此,如果美国摒弃开放的经济政策而奉行贸易保护主义的话,美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将会不断衰落。
  国际贸易与全球经济增长高度相关
  国际贸易与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高度的协同性,即在国际贸易增长迅速的年份,全球经济也表现出较高的增长率。
  国际贸易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的推动力量,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可以实现资源在国际间的有效配置,从而提高世界各国的生产效率。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使一国的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促进产出的增加。国际贸易可以通过外部市场扩大产量,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促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增加一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此外,贸易也可以刺激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也正是基于此,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在积极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一些国家更是通过对外贸易的发展实现了本国经济的腾飞。
  全球经济也会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将会带来全球总需求的上升,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而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这就在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然而,当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时,也会通过总需求萎缩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
  从实践上看,国际贸易与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高度的协同性,即在国际贸易增长迅速的年份,全球经济也表现出较高的增长率,而在国际贸易增速放缓甚至是负增长的情况下,全球经济也显示出增长的乏力。例如在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从之前的负增
  长一举达到5.1%,此时国际贸易增速也从2009年的-10.4%上升到12.6%,而随着此后全球经济增长的逐步放缓,国际贸易增速也不断下降,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预测,2012年全球贸易增速预计下滑至2.5%。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催生了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更为突出。全球经济放缓所引发的需求萎缩,导致各国的出口贸易受到抑制并进一步制约其经济复苏的步伐,这引发了各国进一步的贸易竞争与保护。
  虽然从总体上看,国际贸易的发展会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然而,由于国际贸易涉及不同国家的利益,因此,在参与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过程中,一些国家的利益短期或局部也许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从而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
  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更为突出。全球经济放缓所引发的需求萎缩,导致各国的出口贸易受到抑制并进一步制约其经济复苏的步伐,这引发了各国进一步的贸易竞争与保护。特别是对发达经济体来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其利率已经降至历史低点,货币政策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而政府严重的债务问题又使其在财政政策上被束缚住了手脚,在这种情况下,发达经济体纷纷推出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希望以此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2012年5月,一份由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发布的报告指出,由于全球经济低迷,各国近年来实行的贸易限制措施不断激增。报告指出,从2011年10月中期开始至2012年5月中期,20国集团国家总共实行了124项贸易限制措施,致使占全球0.9%的进口贸易受到影响,这些措施主要包括贸易救济行为,增加关税、进口执照以及海关管制等,同时这些措施不再是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种临时性措施,而已成为各国试图刺激经济复苏的长期手段。
  贸易保护主义使国际贸易形势更加严峻
  频繁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将加剧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从而无法进行有效的相互协调与合作,各国之间的不信任情绪加重,甚至引发贸易战,世界贸易体系会由开放逐渐滑向封闭。
  7月16日,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2012年世界贸易报告》称,非关税措施给世界贸易带来了新的挑战。据其预测,受欧债危机拖累,2012年世界贸易增速将下降至2.5%,而2013年世界贸易增速将下降至4.5%。贸易保护主义使得国际贸易形势更加严峻。
  贸易保护主义泛滥引发了各国竞相实行以邻为壑的政策。除了发达经济体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外,一些新兴经济体也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9月4日,巴西外贸委员会发布了提高100种进口产品关税的决议,10月1日,该决议开始实施,有效期为12个月,根据决议,巴西100种进口产品平均关税会提高到25%。印度、阿根廷、泰国等新兴经济体发起的贸易保护措施也呈上升之势。
  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措施给有些国家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以韩国为例,10月18日,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发布报告称,受全球各国贸易限制措施增加和国际专利纠纷影响,今年上半年韩国企业为此遭受的直接与间接损失高达45.8亿美元,占到同期韩国经常项目顺差的三分之一,这给其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频繁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另外一个深远的影响是,其将加剧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从而无法进行有效的相互协调与合作,各国之间的不信任情绪加重,甚至引发贸易战,世界贸易体系会由开放逐渐滑向封闭,这更加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与稳定。妥善解决贸易摩擦,促进国际贸易快速增长是推动全球经济早日走出危机的有效途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