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怒江:“天梯”铺就幸福路

2012-10-22 10:18:00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生活在风光秀美的独龙江沿岸的独龙族人民有一个传说:远古时代,独龙族人有一把天梯。后来,老鼠在与人类争食的过程中将天梯啃断,独龙族人从此跌进了贫困的深渊。而今,独龙族人说,路,就是独龙族人通向山外的“天梯”,也是怒江53万各族人民通向美好未来的“天梯”。 
  仲秋,高黎贡山密林中已寒气逼人。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公路建设工地,柏油摊铺机下冒出滚滚热浪,独龙江公路隧道内机声轰鸣,公路建设者挥汗如雨……如此热闹的场景,可说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近年来交通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随着怒江州首条高等级公路金六二级公路建成通车,从昆明到怒江所需要的时间已经大大缩短;剑(川)兰(坪)二级公路建设已接近尾声,也将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到剑川的通达条件大大改善。 
  “长期以来,以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制约了怒江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怒江州委书记段跃庆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怒江州委、州政府缘于对州情的基本认识而找到的制约怒江发展的症结之一。于是,围绕“北上西藏、南下保山、西进缅甸、东连大理、丽江、迪庆,构建完善的大交通网络”这一全州交通运输发展思路逐渐形成。 
    破解难题 筑条大道通山外 
  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绚丽多姿的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等民族风情,给怒江增添了诱人的风姿。然而,由于交通的不便,生活在怒江峡谷里的53万各族群众至今仍然为战胜贫困不懈地努力。 
  由于大山的阻隔,祖祖辈辈生活在怒江的人们靠篾溜索、竹筏和猪槽过河渡江。1954年怒江州成立时,全州仅有600公里人马驿道,1956年8月,怒江州第一条公路瓦(窑)碧(江)公路开工,从此拉开了怒江公路建设的帷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直到1989年的30多年间,怒江州的公路里程仅有1110公里,且公路技术等级普遍偏低,路面质量差,省管干线公路均为四级路,县乡公路绝大多数为等外路、无等级路。 
  “无路可行,有路难行”是怒江州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那时,全州261个村委会(办事处)通公路率仅为9.31%。交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使怒江州的整个经济长期处于大资源、小产业、低产值、微效益的状况。1995年,全州40万农业人口中绝对贫困的有13万人,还有25万人靠国家供应的返销粮养家糊口,贫困面高达71.3%,地方财政自给能力仅为21.74%。因此,尽快改善交通环境,打开对内对外的通道,已经成为解决贫困的关键,也成了53万怒江人热切的期盼。 
  进入新世纪,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怒江州委、州政府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提出了以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要率先实现突破的发展战略。1990年,交通部、省交通厅把怒江确定为扶贫联系点,怒江交通事业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州委、州政府顺势而谋,把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破交通滞后发展瓶颈,作为全州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全州公路建设进入了崭新的、高速发展的建设时期。 
  经过7年的艰苦努力,怒江州第一条高等级公路省道228线金厂岭至六库二级公路于2010年底全面完工。如今,剑川甸南至兰坪、六库至曼海桥等高等级公路也已经建成通车,六库至丙中洛二级公路建设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同时,旅游“大环线”贡山至德钦公路正在抓紧建设,六库至片马口岸油路已改造完毕 ;丙中洛至西藏察隅公路、福贡至维西公路、丽江至兰坪公路和泸水至腾冲公路目前已完成前期工作,福贡上帕大桥已竣工通车、六库怒江二桥环线工程、大南茂怒江大桥等重要桥梁正在加快建设进度。随着六库至片马公路的改造完成,片马口岸财政收入在泸水县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年提高,群众人均收入也逐年攀升。 
    喜从天降 “天梯”搭到家门口 
  古往今来,高黎贡山碧罗雪山隔江相望、默默对峙;峡谷深处,滚滚怒江惊涛拍岸,波逐浪涌涛声阵阵、吟唱不息。循鸟道、爬天梯、过溜索,是怒江州农村群众往昔的出行图。 
  为加强农村交通建设,解决农民出行难,怒江州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了以县为责任主体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体制,大力发展农村交通事业。各县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由县交通局工程质量监督员负责,州质监站对质量监督员进行业务指导,并定期或不定期对在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同时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 
  不懈的努力,使农村交通状况得到改善,目前全州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737公里,258个行政村中250个已通公路,泸水县率先在各个乡镇开通了农村客运专线,加强农村客运。独龙江公路建设如火如荼,在不远的将来,独龙江乡每年有半年大雪封山的历史将宣告结束,独龙族人民的出行难将得到彻底的解决。 
  此外,怒江州把在“三江”上修建汽车大桥、拖拉机吊桥、人马吊桥和人行便桥等各类桥梁作为每年交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狠抓落实。目前,在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江”上共架设了公路汽车桥、拖拉机人马吊桥和人行便桥106座,平均每4.9公里就有一座跨江桥。多年来,怒江州一直采用修建此类吊桥代替溜索来解决“三江”两岸群众过江难问题,占怒江州“三江”跨江大桥总数的90%。 
  今日的怒江,再也不是春风难度的封闭之区。全州目前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000公里,29个乡镇全部通了公路,乡镇通油路率达到96.5%,行政村通公路率达98.9%。随着道路里程的大幅增加,城乡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快速增大,全州道路运输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全州开通农村客运班线35条,投入农村客运车辆1000多辆。通过多年来的建设和管理,全州农村客运市场经营行为得到明显规范,企业管理得到明显加强,安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有效地缓解了人民群众的出行难、出行贵、出行不安全问题。 
    “龙头”起舞 怒江连接大通道 
  “州府出州通道高速化、县县公路高等级化、农村公路通畅化、桥梁建设便民化、城乡交通服务一体化。”这是怒江州描绘的未来交通发展的美好前景。 
  为充分发挥交通项目建设在怒江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拉动作用,该州围绕“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对交通建设的投入毫不含糊,使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克服各种不利因素逆势而上。与此同时,怒江州的决策者按照“着眼大交通、打通大环线、连接大通道”的思路开始了新的谋划,提出“北上西藏、南下保山、西进缅甸、东连大理、丽江、迪庆,构建完善的怒江大交通网络”的战略构想,倾力实施打通“大环线”、建设“大动脉”、连接“大通道”行动计划。 
  紧紧抓住“富民兴边”工程、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国家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怒江问题”提升到了国家层面研究等重大机遇,怒江州委、州政府把发展交通摆在加强全州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首要地位,对交通工作在组织领导、人力、物力等方面得到优先保障和支持。着眼建设“大交通”:建设全长292公里的六库至丙中洛和全长187公里的剑川甸南至兰坪营盘高等级公路。同时,积极推进民用机场前期工作;努力打通“大环线”:打通贡山至德钦、福贡至维西、丽江至兰坪、泸水至腾冲4条滇西北旅游环线,把大理—丽江—迪庆—怒江—腾冲—德宏各精品景区景点串连起来,形成全省最具吸引力和最有旅游价值的“三江并流”黄金线路,实现了“一日游三江”的梦想;全力构建“大动脉”:努力促成修通贡山至西藏的公路,把边境一线用公路连接起来,形成千里国防大动脉。 
  “怒江大交通网络”建成后,将使目前路网结构不合理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变。伴随着桥头堡建设号角的吹响,怒江大交通网络建设也随之进入全面提速阶段。新的历史时期,州委、州政府又确定了“十二五”期间新的建设目标。怒江一路欢畅流淌,每一朵浪花就是一个音符,那一串串音符与53万怒江人奋进的足音合成了交响,合成了一首和谐、奋进、高亢的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