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贸易保护主义作祟

2012-10-11 10:52:00 来源:金融时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公布了一份所谓调查报告,指控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和中兴对美国构成安全威胁,并“警告和中国华为、中兴合作的美国企业重新找供应商”。此消息一出,国际国内舆论哗然。 
  对于美方的无端指控,中国商务部表示强烈反对,中国外交部呼吁,希望美国会尊重事实,摒弃偏见,多做有利于中美经贸合作的事,而不是相反。其实,综观这份长达52页的报告,业内专家认为,满纸充斥着“怀疑”、“无法确信”、“可能”等臆断词语,缺乏真凭实据,这恰恰暴露了美方罔顾事实,在傲慢与偏见心理作用下,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并未散去,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低迷,在这样的国际局势下,贸易保护主义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认为,美国口头上倡导贸易自由化,但尽是叫其他国家贸易自由化,而美国自己却经常搞贸易保护主义。近些年来,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除了传统的反倾销、反补贴、特保等办法外,美国人还更多从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角度扩充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箱”,安全问题也是美国越来越多使用的贸易保护借口。
  近几年,中国公司在美投资屡屡遭遇所谓“安全问题”,比如此前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公司、华为并购三叶公司等并购案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业内观点认为,这种威胁国家安全的借口已成为一个非市场壁垒,甚至可能成为又一贸易保护措施。通信专家项立刚就表示,所谓“国家安全”,不过是美国的贸易保护借口,当专利、技术都已经不成问题的时候,国家安全成了最好的借口。
  实际上,从本次华为和中兴的遭遇看,人们不难看出美国有关方面的傲慢与偏见,其所谓的调查报告根本经不起推敲,甚至有刻意编造故事之嫌。中投顾问IT行业研究员李方庭分析认为,一方面,报告指华为并未积极配合调查与事实不符合,华为已提供大量的文档,包括销售数据、资金来源、财务运作等,同时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委员也检查了华为的研发、生产基地;另一方面,报告只指出华为产品“涉嫌为中国间谍活动提供便利”,但没有确凿的实在证据,只是猜测,并不能站得住脚。
  与美方的傲慢与偏见不同,不管是中国还是其他世界各国,对来自其他国家的通讯设备企业,均按照国际通行准则办事。比如中国对美国的通讯设备制造商给予的待遇十分符合自由贸易,并没有过多设置障碍,一大批美国IT企业,如苹果、摩托罗拉、IBM、微软等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中国市场的开放,中国同时也是美国通讯设备业巨头思科公司在全球增长第二快的市场。再看华为和中兴,这两家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国际化拓展,已经为全球上百个国家提供电信设备服务或业务合作,华为如今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网络设备生产商,服务全球 1/3的人口。可以说,华为和中兴两家公司按照中国法律和国际通行准则合法经营,为众多国家所接纳,为何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国家电信市场——美国,就构成了“安全威胁”?不可不说与美方的“有色眼镜”有关。
  傲慢与偏见作祟贸易保护主义,其背后更是一种焦虑与恐惧,一种对中国强大的制造业的担心。针对此次事件,华为方面就表示,“华为的日益强大,正是美国畏惧华为进入的根本原因。”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同样认为,表面看来是美国经济低迷,又逢大选,多种复杂的因素造成了目前的这种局面,但究其背后的主因,则是中国企业快速成长进而使得西方国家对中国企业有了严重的猜忌和防范之心,这种担忧恰恰证明了中国制造强大的创新力量。华为与中兴的发展,的确让国际同行倍感压力。根据华为提供的相关数据资料,2012年上半年,华为销售收入约合162亿美元,已经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销售额第一的电信设备制造商。
  尽管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但国际贸易竞争与分工合作的历史趋势不可阻挡。李方庭表示,中国通信行业进入国际市场遭遇打击是很正常的事,企业不应大惊小怪,惊慌失措。我国企业应该持续坚持产品研发、技术提升,保持竞争实力,并积极游说以摆脱嫌疑、减少猜忌,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