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贸易战” 中方熟练运用反制措施应对

2012-10-10 10:27:00 来源:证券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2年9月14日下午,中国商务部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与欧盟贸易总司司长德马迪就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反倾销案进行磋商。 
  近年来,随着中欧商贸合作火热的大背景,双方的贸易摩擦时有发生。与此相对应,在与欧盟国家开展贸易的同时,中国也开始日趋熟练地运用贸易救济手段,采取针锋相对的反制措施,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中国产品屡遭贸易纠纷
  今年7月,以国际光伏制造商Solar World为首的25家光伏企业向欧盟委员会提请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垄断、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9月6日,欧委会宣布,将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包括晶体硅组件、电池、硅片等) 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为此,中国展开了针对性的财经外交和商务谈判。9月14日下午,商务部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率领代表团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与欧盟官员就中国太阳能电池反倾销案进行磋商。中国代表团还访问了德国和法国。欧盟贸易总司司长德马迪对中方表示,欧方愿意在世贸组织规则和欧盟法律框架下与中方进行磋商和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光伏产业,只是中欧贸易摩擦其中一例。由于遭遇沉重的债务危机冲击,欧盟经济复苏长路漫漫,于是,部分行业把发展滞缓的原因归结于中国的出口。中国出口至欧盟的产品屡遭遇贸易纠纷。
  9月28日,商务部网站刊登了三起欧盟对华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包括:9月25日,欧委会公告对中国并经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突尼斯转运至欧盟市场的自行车启动反规避调查。9月19日,欧委会公告对中国有机涂层板做出反倾销初裁。初裁决定征收13.2%-57.8%的反倾销税。其中三家企业获得分别待遇,税率分别为29.2%、55.3%、13.2%,其他未被抽样的合作企业税率为42.5%,全国统一税率为57.8%。9月18日,欧委会公告对中国的铝箔卷反倾销调查做出初裁。初裁决定对我涉案企业征收13%-35.4%的临时反倾销税。其中两家企业获得单独税率,分别为13%和16.3%,其他企业全国统一税率为35.4%。
  今年以来,除上述贸易纠纷,欧盟还对华出口的陶瓷餐具及厨房用具、玛钢管件发起反倾销调查,对中国出口的有机涂层钢板发起反补贴调查等。
  更早些时候,欧盟对华铜版纸企业征收高额双反税、对华糠醛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对华短切玻璃纤维征收反倾销税、对中国网格布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等。
  欧盟对中国铜版纸抡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棒”,同时祭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两大招式,打破对“非市场经济体”不适用反补贴的惯例,业界认为,这标志着欧盟对华贸易救济政策正式“变脸”,反补贴恐成为中欧贸易摩擦的新“灾区”。
  业内人士称,中国面临的贸易纠纷案较过去在增加,欧盟正对中国的“双反”案比对其它国家更多,这是中国成为贸易大国后很难避免的问题。当前全球经济中,因欧债危机的持续,欧盟政府要压缩开支及增收来抵御经济严冬。增收的过程就是创造救业机会、扩大生产的过程。欧盟从中国进口产品较多,这自然是欧盟企业要在本土市场争取更多机会的突破口。中欧贸易也必然因此产生冲突。
  多种方式反制维护自身利益
  对于中欧之间的贸易战,中国政府积极应对。除了沟通、磋商、抗争、应诉以及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外,近年来面对日益增多的双边贸易摩擦,中国政府也开始运用相关救济手段来保护自身利益。
  以光伏为例,为了避免欧盟确立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成立,中国商务部表示,中方再次敦促欧方信守二十国集团洛斯卡沃斯峰会承诺:在2014年前不采取任何新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措施,并收回任何已产生的新保护主义措施。中方呼吁欧方能从中欧经贸合作的大局出发,认真考虑中方的立场和建议,通过磋商合作解决光伏产品贸易摩擦。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在德期间,向德国总理府、外交部、经济部阐述了中方立场:“如果欧盟采取贸易限制措施,则对中德、中欧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将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布鲁塞尔,崇泉与欧盟贸易总司司长德马迪进行了近3个小时的磋商。德马迪表示欧方了解避免贸易冲突符合双方的利益,在立案调查的过程中,欧方愿意在世贸组织规则和欧盟法律框架下,同时就此案与中方进行磋商和讨论,双方业界也可自主决定、展开磋商。
  而9月19日和20日,温家宝总理在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举行的第十五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中,重申了中方希望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光伏贸易争端的立场。
  再如欧委会终裁决定对华铜版纸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中国商务部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并指出中方将对欧盟铜版纸案终裁裁决进行仔细研究和评估,保留依法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以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更早些时候,如2009年12月22日,欧盟部长理事会通过欧委会建议案,继续对中国和越南的皮鞋征收15个月的反倾销税,为反制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中方对此立即做出反应,于23日公布了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碳钢紧固件反倾销调查的初裁决定,对该产品采取保证金形式的临时反倾销措施。
  针对首起“双反”案,欧盟2011年5月14日宣布征税,中国政府16日即发布公告,公布了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反补贴调查的初步裁定,自5月19日起,进口经营者在进口原产于欧盟的马铃薯淀粉时,将依据本案初裁确定的各公司的从价补贴率向海关提供临时反补贴税保证金,该案是中国对欧盟进口产品的首起反补贴调查。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处理贸易摩擦问题的经验积累,中国已不再软弱,不仅学会了合理使用WTO规则,而且也能日趋熟练地运用贸易救济手段,采取针锋相对的反制措施,遏制汹涌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