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产业围绕公路“转”

2011-8-4 4:0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自从村里开通了客车,我每天早上都要到地里把蔬菜摘下来运到城里去卖,新鲜的蔬菜特别受市民欢迎,一担菜不到半个小时就卖完了。”7月29日一早,华蓥市华龙街道办事处石堰墙村村民张其刚,挑着刚从地里摘下的蔬菜对记者说。 
  张其刚所在村的多数群众都种植蔬菜,以前他们主要用板车或人力把蔬菜拉到附近的通乡公路,再乘客车到市区卖。而今,通村水泥路一直延伸到田间地头,且班车往来频繁,蔬菜销售有了这样一条畅通路,村民们当然喜上眉梢。 
    “玉带”绕山间 出行不再难 
  “自从天禄路建起来之后,我家养的猪崽也翻过了山头,卖到了山那边。”说起修通公路以后带来的实惠,禄市镇养殖户邹昌国感慨颇多,以前从山这边的禄市镇走到山那边的天池镇要花上大半天时间,而现在骑上摩托车,20几分钟就把猪崽送到山那边的农民家了,今年我准备把养殖规模再扩大一倍。” 
  “早出晚难归,来回三两天。”过去,华蓥山区群众为出行难、行路难、发展难、致富难感到无奈和困惑。 
  为破解群众行路难,华蓥市把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作为富民惠民工程来抓,打响了农村交通发展的大会战。 
  “要修路,资金是关键。”华蓥市交通局负责人廖兴春认为,农村公路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想方设法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该市确立了市政府作为通乡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以乡镇为主导、村委会为业主、群众为主体的通村公路建设责任主体,采取财政配套、项目带动、群众主体、社会捐赠的办法,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近年来,华蓥市共投入3亿多元新改建乡村公路达430公里。仅今年上半年,投资6300万元建设通村公路134.公里、改建通乡公路30公里,各乡镇(街道)、村均实现了通水泥路(油路),公路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6公里。 
    修好一条路 致富千万户 
  “让孩子们在采摘过程中既增长知识,又体验到农家生活。”仲夏时节,来自华蓥城区的张先生专门带着孩子,驱车来到华蓥市现代农业园区采摘葡萄。 
  如今,到农业园区采摘葡萄成为华蓥市民乡村游的一种潮流,7月28日开幕的华蓥山葡萄节更是将葡萄采摘游推向了高潮。在葡萄采摘游火热的背后是赚得钵满盆满的当地果农和农家乐老板。 
  两三年时间里,地处阳和镇的华蓥市葡萄园区的农民充分感受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带来的巨大变化。 
  “今年10000亩葡萄初熟,葡萄产量将达100万公斤。”华蓥市农业园区副主任邓国毅坦言,要是路不通的话,啷个会有现在这样的变化哟!”一条条乡村公路,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更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华蓥市按照“产业围绕公路转,公路围绕产业建”的思路,在阳和、高兴两个乡镇的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了10.5公里农村公路,并依托公路网络先后规划建设了葡萄生产基地30000亩,新发展优质梨8000亩、柑桔5000亩,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助推了特色产业大发展。 
  土地还是那片土地,公路通畅之后,农业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加快了农民的致富步伐。仅去年,华蓥市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700元,高出华蓥市平均水平2500元以上。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