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啤酒公司鲜花度管理案例

2011-7-4 17:0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啤酒业是个看天气吃饭的脆弱行业,啤酒的生产和销售受气候影响很大。近几年,由于日本国内进行的消费税率改革及经济不景气等原因,使啤酒行业大受影响。 日本朝日啤酒株式会社从1988年开始,为了给顾客提供新鲜的啤酒,公司开始推行“鲜度管理”。它的经营观念是“追求顾客满意,为人类健康以及丰富社会生活做出贡献”。 -

为了进一步提高啤酒的物流效率,他们将啤酒厂--零售店--消费者的物流流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并将“鲜度”作为顾客满意的目标。为此,公司于1998年 9月设置了物流系统本部,开始大力实施“鲜度管理”方案。 鲜度管理战略的导入 朝日啤酒公司于1986年导入了CI(Corporate Identy),同年开始推行“鲜度交替的管理”战略,其具体内容是:对产出20天后才出厂的啤酒进行回收。

     1992年公司重新出台了名为“鲜度交替”的鲜度管理方案,1993年公司进一步将“鲜度管理”作为公司经营最重要的问题加以强化。为了搞好此次活动公司设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为首的“鲜度管理”目标,1994年该目标以上升为 5天内出厂。从 1997年起开始实施包含全流通阶段在内的鲜度管理,即从生产到门市共8天时间的“总鲜度管理”目标。 鲜度管理委员会的最大任务是进行计划管理,由以前的从工厂出货日开始算起设定回收日的结果管理,转变为减少啤酒在库天数的计划管理。

    当“总鲜度管理”成为管理目标后,零售店也成为要考虑的环节。因为要实现生产8天内送到顾客手里的目标,必须考虑批发商的库存,如果工厂控制在5天以内,批发商必须在3天内出手,否则无法达到目的。因此,公司在考虑批发商的库存等因素后决定控制出 货量。 为此,公司研究了啤酒的保存方法。木桶(装酒用的)虽保存于冷藏库中,但运输过程非常关键,因此公司决定采用保温配送的方法。同时,公司也对啤酒不适于照射紫外线,在夏季日晒后容易变质的问题采取了相应对策。 为了实施鲜度管理方案,公司调整了管理体制。业务部门的目标是准确预测需求,制定计划,当生产计划与实际的动态产生偏差时,就迅速采取措施,使预测精度上升。同时,生产部门制定了相应的弹性生产计划,以应对变化的市场和小批量生产订单, 物流部门为了减少在途库存而及时向生产部门提出生产建议,将产地和销售有机联系起来,可以有效地减少库存;业务部门根据物流部门提供的库存动态信息调整业务计划;生产部门高速生产计划等。

    此外,公司还对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以及品质保证培训,并在分公司、分店中选出鲜度管理者经常对库存啤酒进行检验,对特约店也通过发行鲜度管理手册来贯彻鲜度管理方案。这样,业务、生产、物流部门全都参与鲜度管理工作,并由全体人员进行鲜度管理计划的制定、修改和评价。

    扩大厂家直送比重

    1987年以后,随着啤酒销售额的增大,公司将重点放在了生产量的手套上,生产规模扩大后一时间只顾设立新配送中心、租赁新的仓库,没有注意控制库存,导致了库存的增加,后来公司就开始解决这一问题。 啤酒的配送有两种方案,一是啤酒从工厂--配送中心--特约店,配送线路多,因此需要更多的在途库存,使总库存增加;另一种是从工厂--特约店,由于中间环节缩减,库存得到降低。因此,公司决定实施第二方案。

    第一,减少工厂配送车辆的滞留时间,关键作业是拣货。为了提高效率,公司导入了自动分拣装置,以夜间为主体,将手工分拣改为自动分拣,将16名检货员缩减到 5名,装货时间也缩短了。

    第二,公司改进了对配送车辆装车的调度和指挥。以前是对配送车辆作业进行示意,凭司机的直觉来拣货,现在研究出了配送车辆自动引导系统。该系统的运作程序是:首先进行库存分配的模拟实验,然后对产品从入门到出门进行管理,尽量在一个场所完成一辆配送车辆的装车作业。使用这一系统可缩短装车时间。

    第三,公司还对配送中心的管理进行了改革。公司决定在维持现有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对啤酒进行集中配送,采取的办法是逐渐减少租赁其他公司的仓库。如果公司的配送中心有余力还可招揽生意,为其他公司提供配送服务,这样来减少啤酒配送所用的实际空间。 进行这些改革后,从工厂直送的比例由1992年的64%上升为1997年的75%。 降低库存水平 为了削减库存水平,必须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订货。市场信息的收集、需求量的预测等是提高销售计划紧缺度的保证。为了作好销售计划,公司根据业务、生产、资材、物流各部提供的信息,每周召开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会议,每周重新评估和修订生产、运输和配送计划方案。

    1996年公司建立了生产、销售、物流集成信息系统,各部门都利用这一信息平台进行信息交换。并且各部门之间的计划制定公开化,比如,销售部的计划由生产、销售部门共同确定;生产部门的计划是在销售计划确定后与销售部门一起来制定。

    物流部门的职责是根据集成信息系统各主干数据库提供的信息,根据销售计划、生产计划调整各集团库存及配送计划,向各地区的物流部门传送数据。由于各部门共用同样的数据库,这样,整个生产、销售和物流系统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减少。

    由于将各个环节的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公司有条件对库存进行严格管理,公司导入了库存管理系统。配送中心虽一般存有3天的库存,但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发现一般的品种只要有1.6天的库存就不会引起缺货,因此公司制定了将库存控制在1.5天 1.6天的方案。这一目标的实现,直接减少了配送中心的库存,也减少了所需配送中心的数量。 这一方案的实施结果是,库存天数由1992年的8天变成1996年的5天,如果将销售端的时间计算在内,也实现了8天这一目标。 公司“总鲜度管理”方案实施以后,物流效率指标(销售额的增加值与物流量的比率:基准值100)从1992年开始一直下降,但1997年开始增加。 从1997年起,公司一直在对储存饮料的临时仓库、啤酒仓库、自动仓库的增设、新工厂的建立等问题进行尝试。现在,公司正在研究新的鲜度管理方案,打算推出新的“鲜度管理”体制,同时考虑ECR以及SCM等新概念提出的要求,准备向未来挑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