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公路质监站坚守公路建设质量最后一道防线

2011-7-26 17:3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公路建设三年决战的战场上,总有这样的身影:顶着炎炎烈日,步行2万公里,现场实测每一米路基,徒步检查工程实体质量。在路面施工大面积铺开之后,平均每天检测2.2万点,专业检测人员24小时常驻施工一线,昼夜奋战。他们把真实数据作为检验工程质量的唯一标准和指导施工的重要手段,用真实数据保证质量。他们就是省公路质量监督派出的一线监督人员。 
  省公路质量监督站站长范永德告诉记者,好的工程质量是干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三年决战之初,我国公路建设市场已经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但历史实践证明,将好的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才是关键。作为省级公路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他们创新监督、检测、服务机制,保证了全省公路重点工程质量稳步提升。 
  为了让质量责任、节点控制落实到位,他们在质量管理上实行“名章制”,对全省21个重点工程建立《质量责任体系手册》,对12338名建设、监理、施工、设计、试验检测机构参建责任人实行岗位登记,将质量责任一直落实到班组长。按照省厅下发的《关于加强重点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若干意见》99条具体责任要求,从节点控制、施工过程易出现的问题、施工管理要点和质量控制点等方面严格监督实施。 
  从源头控制材料质量,抓好预防关。三年决战实行沥青、钢材、高标号水泥等大宗材料统一集中采购,支座、伸缩缝、钢绞线等关键材料市场准入等措施,有效保证了材料质量,特别是砂、石等地坪材料质量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各参建单位严格按照要求控制进货渠道,加强过程检测,从源头确保了工程质量。 
  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大设备投入力度,国内外一流设备得到普遍应用。拌合、摊铺、碾压等机械均为一流水准,新设备投入达到90%,为提升工程品质提供了保障。 
  省级质量监管部门采用战时监督工作机制,推行“一线工作法”,组建3个片区、16个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组,投入一线监督干部54人,全方位、全过程、无缝隙监督21个重点项目。对问题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处理绝不手软,目前已处罚现场监理机构35家、监理人员216人、施工标段52家、施工管理人员84人,降低检测机构资质1家,在质量安全监管上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三年来,他们对路基11项指标检测了27.6万点(组),一次合格率98.47%,实现了路基坚固、稳定;采用多功能激光路面测试仪、短脉冲雷达等自动检测设备,对路面工程每10米检测一点,10项指标检测了25万点(组),一次合格率95.48%,实现了路面平整、密实;用桥梁检测平台、数显回弹仪等设备,对累计全长约230公里桥梁的每一根桩,每一片梁进行检测,检测了13.2万点(组),一次合格率91.05%,实现了桥梁稳固。2010年,对重点工程监督抽检173.7万点(组),一次合格率98.3%,较2009年提高0.3%。不久前,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领导来我省检查指导工作时,对我省公路建设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 
  今年是三年决战的收官之年,在建重点工程有1800公里,12项即将交工,检测里程7200公里,竣工项目9项,检测里程4531公里,检测里程长度为历史之最,共需检测200万点,并且大多集中在7、8、9三个月进行,平均每天需检测2.2万点。为确保项目顺利交工,省级质监检测部门按项目所在区域分成两个检测小组,用美国引进的探地雷达系统对路面厚度进行无损检测;用国内先进的JG-2005型自动弯沉检测系统和丹麦引进的落锤式自动弯沉仪,对路基、路面沥青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用国内外最先进的多功能激光路面测试仪,对路面平整度、车辙、构造深度指标进行精准检测。在验收检测过程中,专业检测人员做到人停设备不停。 
  作为公路建设质量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省质量安全监督系统的工作人员,正咬紧牙关,24小时坚守在施工一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