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通车

2011-7-20 2:2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6月30日,历经5年建设,总投资95.3亿的山东高速胶洲湾大桥全线通车,拉开了青岛市这座地标性建筑造福人类的序幕。 
  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北海舰队政委王登平,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山东省委常委、秘书长王敏,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等出席了开通典礼,山东高速集团董事长孙亮,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在通车仪式上发表致词,山东省政府姜异康省长宣布山东高速胶洲湾大桥通车,山东省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北海舰队政委王登平,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山东省委常委、秘书长王敏,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等出席了开通典礼。 
  山东高速胶洲湾大桥是我国目前国有独资单一企业投资建设的最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我国北方冰冻海域首座特大型桥梁集群工程,是国道主干线青岛至兰州高速公路的起点段,是青岛市规划的东西跨海通道“一路、一桥、一隧”中的“一桥”,加上引桥和连接线,全长41.58km,为目前世界第一跨海大桥。 
  大桥从1993年4月开始规划研究,经历了规划、预可、工可、初设、施工图设计和招投标等阶段,至开工历时13年零8个月。大桥起于青岛市区,横跨胶州湾,止于黄岛,与青岛至兰州高速公路顺接。大桥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兼城市快速八车道,桥梁宽度35米,设计基准期100年。大桥受环保、通航、航空、气候、水文、地形和地质结构条件的制约,建设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有多项技术创新课题有待攻关。大桥所处海域海盐量高、对结构耐久性有较高要求,环保要求很高;处于冰冻海域,年平均天然冻融循环次数为40~52次,处在宽浅海域上,长大海上桥梁施工方案和工艺的选择存在诸多困难。山东高速胶洲湾大桥指挥部先后组织了近百位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在内的中外桥梁专家参与大桥建设论证,确保了大桥工程的顺利进展。 
  据悉大桥高端技术课题多达45项,创造了7项中处桥梁建设记录,其中“水下无封底混凝土套箱关键”成功破解了海上水下承台施工、防腐蚀、防撞击等问题,并获得公路交通行业最高科技奖项中国公路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大桥的贯通将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及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交通枢纽,将缩短青岛至黄岛间路程近30公里,大大缓解超负荷运转多年的环胶州湾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进一步完善青岛市东西跨海交通联系,扩大青岛市城市骨架,缩小青岛、红岛、黄岛的时空距离。山东高速胶洲湾大桥建成后将进一步奠定青岛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地位,为该区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以海带陆、以陆促海、内外联动的促进作用。 
  作为全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青岛的发展向世界展示山东乃至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城市发展水平。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区域布局上,构建以青岛为龙头,烟台、潍坊、威海等沿海城市为骨干的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宏伟蓝图,青岛具有国际竞争力,物流方面也是山东经济的重头戏,形成了以青岛港为核心的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 
  青岛跨海大桥建成后,能够有效地增加前湾港、黄岛油港和薛家岛港的业务量,使青岛老港、油港、前湾港连为一个整体,加强三港间的协作,更好地发挥港口的整体效益,尤其是解决了青岛港陆路集疏运能力的问题,更好地发挥港口整体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