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条“不同寻常路”

2011-7-14 4:1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国际舞台上,上海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或许尚属“后起之秀”。而在专家学者们看来,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可以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选择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路径。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政府部门扮演恰当的角色、培育贸易中间服务部门等,都是其中的关键。   整合资源是把金钥匙
  在专家们眼中,资源整合是上海打开通向国际贸易中心之门的金钥匙。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匡宇表示,如何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发挥规模效益,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关键所在。
  在系统良好运转之初,各种资源并不是完美配置的,有的存在不足,有的存在浪费,因此需要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让优势资源得到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劣势资源要么清理出市场,要么再次改造,实现良性循环。资源整合也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手段,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一个共同特征是交易成本普遍较低,这是能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原因。另外,资源整合所形成的新的运行机制,包括分配机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协调机制、评级机制,所形成的完整贸易链,能够给行为人提供合理与稳定的预期,从而作出决策,发现价值。
  朱匡宇建议,上海应整合法制资源,以国际通行的贸易原则为参照,借鉴发达国家贸易立法的精神,适当超前,积极创新,制定适合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法规;还应整合行政资源,合理配置行政机构,建立多方协调机制,提高行政效率。
  整合金融服务资源也是关键。国际贸易中心的成长与壮大,必须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系统。要整合上海金融服务资源,首先要整合金融基础设施,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包括金融交易系统、金融结算系统、金融托管系统、金融征信系统、金融信息系统以及反洗钱系统。其次要整合各类交易市场,打破金融市场壁垒,提升交易市场的功能,加快建立和完善各类产权交易市场。此外还要完善金融市场退出机制,整合各类投融资平台,完善中小企业投资担保体系。
  说到整合资源,人才资源必不可少。目前上海贸易行业已有从业人员76万人,但是从事国际贸易的高端人才不足10%。高端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专家提出,上海有密集的高校资源,有从事贸易工作的众多从业人员,每年还从各地吸引到众多的贸易人才,应该利用好这些人才资源。要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消除人才流动的壁垒。
  培育贸易中间服务商
  在上海迈向国际贸易中心的成长之路上,贸易中间服务部门的角色举足轻重。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工商联主席、上海WTO事务咨询理事长兼总裁王新奎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条件下,所谓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就是各类贸易中间服务商集聚的城市。“十二五”期间,上海需要重点发展的贸易中间服务部门应该包括:国际和国内分销贸易中间服务部门、离岸和转口贸易结算金融服务部门和贸易资讯服务部门。
  他指出,我国大量制成品的国际国内分销实际上掌握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手中,我国进出口规模大、发展速度快,却并未培育成有竞争力的本国的分销贸易商。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大,而根据国际经验,随着资源产业和制造业向海外拓展,分销贸易中间服务业也会随之走向海外,国内分销贸易企业成为国际分销贸易企业是必然趋势。从目前上海作为国际贸易口岸城市在全国的地位来看,应该具有集聚国际国内贸易分销服务企业的条件,这将成为上海形成国际贸易中心功能的重要支撑点。
  随着贸易广度和深度的扩大,也必然提出发展离岸贸易和转口贸易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走向海外,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希望进入上海的保税区域开展离岸和转口贸易。离岸和转口贸易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部门的支撑,其中最重要的是离岸贸易结算金融服务部门,上海可以在最为关键的离岸贸易结算金融服务部门取得率先突破,使离岸贸易结算金融服务成为能够同时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天然结合部。
  现代贸易的竞争力是来自于其收集、处理和判断信息的能力,在目前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高度发展的背景下,贸易资讯服务部门成为最为重要的中间贸易服务部门。目前我国的贸易资讯服务市场基本上为发达国家跨国资讯企业所垄断。但是近年来在上海已出现了若干家在特定产品领域非常有竞争力的贸易资讯服务企业。
  不过也应该看到,目前上海在这些贸易中间服务部门功能性要素的集聚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市场准入瓶颈。专家建议,可以在浦东或特殊监管的保税区内,适当放宽外资佣金代理服务商市场准入的限制,对在我国银行开设专门用于离岸和转口贸易结算和融资的离岸账户的企业,逐步放宽与贸易结算有关的外汇管理限制。另外,工商管理部门能否在有关贸易企业的目录分类扩展、经营范围设定放宽、前置审批权限简化、企业设立门槛的降低等方面先行先试?
  政府的角色在哪里?
  商务部驻上海特派员储士家表示,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主要靠市场,但也需要政府引导和推动。那么,在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中,政府部门应起到哪些关键作用呢?
  储士家认为,首要的是制定明确的产业发展规划,尤其是提高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伦敦在金融、法律、教育、广告、咨询、旅游等领域世界领先,近期又宣布将高科技研发、医药服务和创意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行业;纽约通过调整市政分区,在市内分别划出5个鼓励发展特定产业的区域,给予不同的财政、税收、融资优惠政策。
  政府的另一大任务则是提供优惠政策。纽约商业优惠措施以税费减免为主,包括减免电费、地产租金优惠、重大资本投资享受房地产税及销售税减免、制造业补助、提供雇员培训基金等,尤其是强调政策的稳定,尽量避免对“一时”或“一事”出台特殊政策,为企业营造可预见的政策环境;新加坡推出“全球贸易商计划”,对经批准的“全球贸易商”给予5-10年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减低为5%或10%,服务性企业服务出口收入的90%可享受10-20年免征所得税待遇;迪拜政策也高度宽松,一般进口商品进口关税仅5%,食品等生活必需品零关税,设备原材料免关税,无个人所得税、外汇管制,非金融业、石油业企业无所得税等。
  国际贸易中心重在吸引各类优质企业前来投资经营,在这方面,政府部门可设立不同形式的专门服务机构,促进重商、亲商、利商环境建设。汉堡就设立了“欢迎来汉堡中心”,为前来投资的公司经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办理居留许可、签证延期、住址登记、报税等事宜,提供住房、医疗、交通、子女入托入学、语言学习等生活咨询,还将相关政府机构集中在一起组建“一站式”服务中心,为企业服务。
  此外,政府还应善于发挥中介机构作用。政府可以发挥中介机构在招商引资、咨询、服务中的作用,一方面能深入掌握产业动向,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另一方面也可减少具体事务,避免过度干预企业的行为。其他国际贸易中心也有这类经验,东京都中小企业振兴公社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方面支持,为企业介绍客户、设立海外交易访谈窗口、举办贸易实务培训等;汉堡设有亚太商会、船东协会、进口商协会、出口商协会、贸易代理和销售商协会等众多行业协会,其中汉堡商会是欧洲最古老、最具影响的商会之一,为会员企业成立公司、市场开发、技术发展与环保等提供服务,并提供国外贸易伙伴、反倾销等信息。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