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推进城乡一体化物流配送网络构建

2011-6-3 15:1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丽水市是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市,呈现经济总量小、人口规模少、农民居住散这三大劣势。近年来,在全省紧锣密鼓地加快大物流建设的热浪中,丽水市变劣势为优势,变“短腿”为“长腿”,因地制宜构建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发展现代农村物流业。 
  通过努力,丽水市以物流配送企业为龙头、农村客货运站场为载体、乡村农村物流服务站为节点,以初步构建成县、乡、村一体化的新农村物流配送网络,通过物流“配送+寄递”双向互动方式,突破农村以往单向物流的局限性,建立起农村商品供应、农副产品收储销售双向流通渠道,大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目前,全市农民通过新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可在一个工作日内获得所需生产生活资料,一个工作日内将销售的农产品发往全国各地。 
  规划引领 瞄准大物流建设发展方向 
  为了建设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大的现代物流体系,丽水市因地制宜,明确全市大物流建设的发展重点和目标,先后制订了《丽水市交通大物流建设发展规划》、《丽水市交通大物流建设工作意见》、《丽水市交通大物流建设行动计划》等文件,为全市大物流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 
  与此同时,针对全市农、林、牧、渔业资源十分丰富的实际,以及全市总人口中的80%仍然生活在农村,因此,该市认为交通大物流业发展的重点在农村。为此,于2009年初下发了《丽水市发展农村物流工作方案》,要求各县(市)积极探索具有丽水山区特色的道路货运现代化发展之路,加强领导,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加快农村货运站场和网络站的建设,积极引导货运企业和小件快运等拓展农村市场,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物流配送网络,扶持龙头物流企业发展,加快物流资源整合,提升物流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为推动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丽水市注重试点示范带动效应,2009年把松阳县作为全市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的试点单位,在松阳县召开了全市农村货运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现场会,以此扩大农村物流网络建设的辐射带动效应。同时又把景宁县作为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的试点单位,探索建立了以“物流企业为龙头、农村客货运站场为载体、乡村农村物流服务站点为节点”的县、乡、村一体化的新农村物流网络,改变了以往物流链单向的局限性,完善了农村商品供应和农副产品收储销售功能,畅通日用品和农副产品双向流通渠道,构建起“配送+寄递”双向互动的现代农村物流新机制。 
  健全网络 构建城乡一体化物流平台 
  丽水市农村物流业发展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梯度建设的原则,形成县级配送中心、乡(镇)级配送站、村级联托运网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物流三级联动网络。 
  物流企业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全县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因此,在物流企业选择上,该市既讲究企业的实力,更重要的是把企业有良好的信誉、经营者有拓展农村物流市场的意向和有较先进的管理理念作为挑选的重要条件和依据,全市各县(市)确立物流企业1-2家作为农村物流配送网络的龙头。 
  以全市57个客货运一体站(含配送网络站)为主体建设农村物流网络服务站,负责各乡镇区域内农村物流服务的运营和管理;各服务站积极融入省政府实施的“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工程,整合各种资源,抓好农村物流的连锁配送及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等业务。各县(市)重点扶持1-2家物流企业在各乡镇设立农村物流配送点或与当地农村物流网络服务站建立物流合作关系,签订《农村物流网络站委托经营协议书》,由物流企业负责具体经营,从而实现公益事业市场化运作、“管办”分离。农村物流配送网络点建设近期将覆盖全部乡镇,并将逐步向行政中心村延伸;远期将基本覆盖全部行政村,全市90%的行政村均建成农村物流配送网点。 
  截止目前,全市已有农村物流配送服务网点203个,据不完全统计,累计配送和寄递物品30多万件,发送量达50万吨,名优茶、花菇、翠冠梨、高山蔬菜、柑桔等一批农产品通过网络推向市场,有效促进了地方特色农业的发展。 
  优化布局 提升物流网络服务质量 
  通过努力,丽水市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的格局已初步建成,大大缩短了城乡差距,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润滑剂”。截至目前,全市各乡镇设立了203个农村物流配送网络站点,乡镇覆盖率达到80%以上。农村农副产品源源不断的销往全国各地,农民在家里就可以购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缩短了城乡差距,降低了农民购销物流成本。 
  目前,全市已有20余万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零成本”的现代物流服务。对此,松阳县枫坪乡斗潭村的付代清算过一笔仔细账。“以前每次给在慈溪打工的儿子寄包裹,都得坐车1个多小时颠簸到县城,才能办理寄递手续。从家里出发到县城的汽车票、黄包车费需要35元,来回还要折腾一天时间,按照每天50元误工费计算,每寄一次东西要花上85元的人力成本。”付代清说,现在寄递中心就设在村口的商店里,与以前比,寄递物品几乎等于“零成本”。 
  通过新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该县农民只要拨打所在地的物流网络服务站点服务热线电话,当日,物流网络服务站点的寄递员就能把农民需要外运的农副产品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送往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各地,为当地农副产品销售开辟了“绿色通道”。 
  随着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全市农民对先进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攀升,通过新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农民在家里就能采购到自己需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从电话采购,到农机具购置到手,不到三天时间,农业生产资料就能完好无损的送到农民的家里。 
  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快运平台的搭建,大大缩小了城乡差距,农民不仅在家里销售自己产的农副产品,而且还在家里通过电视购物、网络购物,买到更加丰富的生活用品和农业生产用具,享受到与城里一样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 
  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快运平台具有高效、便捷、省时、省力、省钱等诸多优点,大大降低了农民运输成本,减少劳力成本,使农民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发展农业生产。 
  新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使物流企业业务量成倍增长,企业经营效益不断攀升,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浙江路路发物流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并扩大到国际物流市场,物品配送量和寄递量件数迅速增加,加入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后,企业扭亏为盈。 
  整合资源 打造节能型农村物流配送网络 
  针对农村客运站建设面临资金缺、土地缺、农民建设热情低、建站效益低“两低两缺”的瓶颈制约,丽水通过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建站合力,将农村客运站、农村货运站和农村运管站“三站合一、一站多用”。使农村客运站不仅仅只是人流的集中地,还成为了物流的集中地,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松阳县在完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的构建过程中,还将车辆、线路、站点等资源进行整合,以此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做到节能、低碳。 
  松阳县促成浙江路路发物流有限公司和松阳县永兴商贸有限公司实施一条线路一个公司、一个信息平台、一个站点同时服务两家公司的共赢方案。就是说,由两家公司分别负责不同的线路,每条线路上的车同时负责配送两个公司的农副产品、日用品、副食品和收发小件、快件,这样就可以节约不少成本。通过开展农村物流资源整合后,两企业总物流量达到了全县农村物流量的80%,年营业总收入达2.5亿元,增加营业收入800余万元,降低企业营业成本160余万元,提高企业经营效益310余万元,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十分明显。(本文来源:丽水市交通局)   本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