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工冲击千亿产值

2011-6-26 13:4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造船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内地造船大市南通的船舶企业纷纷转型发展海洋工程及特种船舶。南通市代市长张国华表示,该市海工装备产量已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十二五”期间产值有望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规模。

  南通是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造船基地,去年全市造船总量占全国的14%,总产值突 -

破1000亿元。不过同其它地区一样,南通的船舶企业也面临着产能过剩和行业恶性竞争的巨大压力,为此不少企业主动向海洋工程及特种船舶转型。目前全市500多家规模以上的船舶及配套企业中,已有29家成功转型为海工装备制造企业,产品覆盖了从近海到深海的各类装备,钻井储油平台、风车安装船、起重铺管船等,并已经完全具备了总承包、总集成能力。去年全市海洋工程及特种船舶389.42万综合吨,增长50.9%,海工产量已占全国市场份额三分之一。

  如道达重工集团就致力于发展海洋工程及特种船舶,集团副总裁兼海工分公司总经理陈新华说,在造船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公司决定做好细分市场,去年10月已成功与荷兰IHC合作建造2艘1.2万立方米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该船底部共有10座2米乘4米开门,每小时可挖泥1.2万立方米,效率之高前所未有。目前该公司正与广船国际合作,为荷兰Fairstar公司建造2+1艘5万吨半潜船,该船型主要用于大件海上运输,交付后将为美国雪弗龙公司运输海上石油钻井平台。

  原本与日本川崎重工在南通合作造船的中远集团,也在南通注册成立中远船务(启东)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计划投资70亿元专门生产海工装备,目前1期“一坞两滑道三码头”已建成投产,先后成功建造并交付了世界最先进的首座超深水海洋钻探储油工作平台“SEVAN650”、世界首艘带有自航能力自升式海洋工作平台“SUPERM2”等高端海工产品。

  据公司管理人员介绍,目前码头上共有5个海工产品在建,其中第2座“SEVAN650”将于今年年底完工,该产品每座售价高达6亿美元。公司手持订单可满足到2013年的生产,随着二期工程的建设,公司的生产建造能力将有力提升,将由此成为中国最大、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海工装备制造基地。

  南通市代市长张国华指出,船舶海工产业已经成为南通的支柱的产业,下一步需要提升技术水准,推动引导企业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上寻求突破,并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本地配套率,同时发展服务产业,在船舶设计、营销、管理等服务外包领域做足文章。他说,香港的航运、物流等相关产业非常发达,南通将加强同香港在船舶市场、物流发展、港口营运、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合作,提升南通船舶海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