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藏线冰原大坂公路等多项世界性养护难题得以破解

2011-6-23 17:1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6月是新疆施工黄金期,有公路病害“百科全书”之称的新藏公路目前正在紧张改扩建中。承担多项施工任务的武警交通二总队八支队积极开展科技攻关,研究探索出高原路基通风处理、保温隔热材料应用等科研成果,一举攻克了17项世界性高原冻土带公路病害难题。 
  此次改扩建是新藏公路自建成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作为连接新疆、西藏的命脉通道,这条公路绝大部分路段均在海拔4600米以上的昆仑山和青藏高原之上,过去每年全线正常通车只有七、八两个月。由于穿行在海拔高、氧气稀薄、养护条件艰苦、气候恶劣的高原之上,公路全线集中了道路沙化、冻土翻浆、滑坡塌方、水毁等严重的公路病害,多年来通行条件极差,通行率底、事故率高,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和复杂气候条件,使这条公路被称为“世界公路病害百科全书”,许多公路病害都是没有有效解决途径的世界性难题。 
  2002年,武警交通二总队八支队承担起新藏公路的养护保通任务。开进高原之后,他们积极开展科技创新,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最大的难题是海拔6700米的界山达坂路段上的高原冻土翻浆,支队总工程师郭枝明带领技术人员闯险滩、涉冰河、爬雪山,反复研究冻土层翻浆的特点规律,收集了大量资料数据,反复对比试验,终于探索出《界山达坂试验段科研项目配合操作办法》、《冰达坂施工回冻速度应把握的几项要点》,以及路基通风、保温材料应用等17项道路养护科研成果,并创造性运用了“入冬前开挖盲沟导流,冬季巡查疏导排水”等整治措施收到很好的成效,这些成果在今年进行的新藏线最大规模道路改扩建工程中得以推广应用。 
  据武警交通二总队介绍,自2002年以来,武警官兵在这条公路病害的“百科全书”上改写了公路沙化病害、流沙陷车、冻土翻浆、雪害冰坎、水毁、环保等十多个世界性高原公路病害难题,整治了千里新藏线上200多个“卡脖子”路段,把被称为“死人沟”、“鬼门关”等100多处危险路段变成了畅通路,使养护路段的“好路率”从过去的零提高到2010年的62.3%。 
  来自新疆叶城及西藏阿里地区的统计数据显示,与2002年前相比,新藏公路行车时速平均提高40公里,日均车流量增长5倍,各类交通事故降低76%,新疆叶城到西藏阿里的运费增幅同比降低55%,货运总量增加4倍,工业生产总值增加3倍,阿里地区GDP增长4倍,人均收入翻了一番。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