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选址外高桥保税区

2011-6-2 7:1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文化产品“走出去”,需要高质量和适合国际市场,也需要研究借鉴国际文化贸易的一些通行规则,“借力助跑、远走高飞”。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以此为思路,选址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利用“境内关外”的特殊优势,建起国内第一家以“政府推动、企业运作”模式运作的公共服务平台,在双向互动中为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作“先行先试”的探索。   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成立近三年来,集聚起一批知名文化企业。目前,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联通中融上海区域中心、精文世嘉(上海)有限公司等61家文化企业已经入驻,涵盖了媒体出版、产权交易、数字移动、游戏动漫、演艺娱乐、影视制作、展览展示、服务贸易、文化交流等主流文化领域,注册资本共计7.8亿元。
  “文化保税”
  外高桥保税区拥有“进区备案、区内自由、结算灵活”的优势,将此保税功能嫁接至文化产品上,一个有力的助跑平台形成了。在这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国内外文化企业可以享受进口货物进区保税、出口货物进区退税以及企业外汇全额留存等优惠政策。
  上海东方汇文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公司总经理任义彪告诉记者,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局与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合作搭建了舞美技术设备租赁服务平台,成为一个成功案例。世博演艺活动需要用到的各类进口高端舞美技术设备,可以通过备案,在保税状态下拿到保税区外的世博园区短期租赁使用,免办繁琐的转关手续。据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测算,上海世博会33处演艺场地184天运营所需的舞美技术设备,若直接购买约需2.5亿元,分散租赁约需1.9亿元,而选用统一的租赁服务平台只需1.3亿元,节省了近一半资金。
  最近,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又成功地为“星空卫视”化解了难题。去年8月,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旗下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收购了默多克新闻集团“星空卫视”3个频道及星空华语电影片库业务,但“星空卫视”在境外的很多片库资料要“回归”境内障碍重重,如价格评估、通关手续繁杂,税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最终,“星空卫视”入驻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庞大的片库资源以“入境而不通关”的形式,运到外高桥保税区,合法规避了一系列通关问题,还能享受减免关税政策,大大降低了运营片库的商务费用和成本。未来,“星空卫视”还将把节目制作、发射等相关传媒业务逐步移至这个平台运营。成本降下来之后,有利于国内节目存量在海外市场上变为流量,同时促进新节目的开发。
  据了解,目前平台正与上海添语文化、北京金慧集团、上海敬华拍卖行合作,与法国、英国等欧洲艺术品机构商洽,预计在今年9月和10月份推出古董家具在保税区的展示、展卖等业务,产品既能享受免税优惠,又可打破时间上的展示限制,将为建立文化产品交流集散地永不落幕的文化博览会探索一条新路。
  “整合包装”
  “让文化企业集聚是为了"走出去"。”任义彪说,“我们已与40多家国际、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的各类文化企业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关系,以拓宽文化"走出去"的渠道。比如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合作,联合组织参加爱丁堡艺术节等系列展演、推展活动;与全球最大书展法兰克福书展国际部合作,扩展中国出版及印刷业的国际空间与市场;与艺奇文创集团开展文化衍生品贸易等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为上海侨报社出口报刊杂志到日本;推进上海京粹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在香港、台湾等地合作承办大型文化展示交流合作等重要项目。”在他看来,通过对文化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整合包装,有助于寻求市场与合作,打造中国文化贸易的品牌。组团参展、整体推介也可大大节约中小文化企业海外营销的成本,提高平台文化服务和产品的综合营销效率,改善客户对服务于产品的整体印象。在平台推动下,每年一度的香港国际影视展、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活动早已成为内地文化企业对外展示和输出文化的重要窗口,上海城市舞蹈公司的多个演出项目、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等也已“走出去”,创造了不菲的交易额。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