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远瞩 谋划交通大发展

2011-6-13 10:0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加快产业升级、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实现交通运输良性有序高效发展,最为重要的是规划先行,科学规划。 
  记者获悉,历时近一年的《德阳市综合交通运输总体规划(2011-2030)》编制工作已于近日完成征求意见稿。该规划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综合交通布局规划、运输组织规划、交通管理服务规划、“十二五”重点建设任务、环境影响与减缓措施、规划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对2011年-2030年德阳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设想和要求。
  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与广大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按照规划,未来,我市的交通运输将呈现出怎样一幅图景?广大市民有权知悉。规划中是否存在某些缺点和疏漏?广大市民有权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基于此,本报特开辟专栏,邀请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为您详细解读规划,并为您提供发表自己意见和建议的平台,以期在一种互动式交流的良好氛围中,进一步完善规划,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健康发展。
  记者首先采访了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成剑,请他就规划编制的背景、思路、发展目标和措施进行了简要介绍,作为本栏目的开篇。随后,本栏目将分期摘登规划要点、专家点评和群众意见。
  记者:编制《德阳市综合交通运输总体规划(2011-2030)》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
  成剑:首先,近年来,我市所处的区域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开始启动,《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成德绵区域合作一体化日益加快推进,《四川省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及《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1年调整方案)》的出台和实施,使德阳在区域一体化中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
  其次,德阳是四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2010-2020年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出台,赋予德阳新的发展定位和方向。
  再次,根据国家和四川省“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要求,交通运输业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
  新机遇、新使命、新任务要求德阳交通运输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提前谋划、适度超前、引领发展。为此,我们依据相关规划以及相关交通行业规范、标准,编制了《德阳市综合交通运输总体规划(2011-2030)》。 
  记者:能谈谈我市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吗?
  成剑: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交通路网建设一直走在四川前列,特别是近年来,交通系统继苦战三年,建成“四门五路”之后,又抓住灾后重建机遇,努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和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站点建设等均超额完成“十一五”计划任务,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交通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应急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
  记者:那么,目前我市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又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呢?
  成剑: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德阳交通目前还存在的诸多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比如,对外交通依然不足,尤其是与成都的联系通道少且集中,与周边其他市州之间的道路联接等级较低,联系不畅;市域东西方向道路不畅,等级较低;县级结点之间缺少快速便捷的联系通道,组团式城市群进程相对滞后;市区过境公路穿城导致交通拥堵,环线公路没有形成;公路网总体等级结构偏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总里程仅有197公里,二级以上公路仅占路网总里程的13.2%;交通运输方式仍主要以公路为主,尚未对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进行有效整合;客货运输、城市公交、运输场站等科技含量不高,互补性差,规模较小,统筹发展能力弱;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较低,现代化物流发展滞后,运输组织和运输管理能力亟待提高;城市公共客运发展滞后,难以适应未来德阳百万人口城市发展需要。
  记者:要实现规划目标,我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正面临怎样的机遇?
  成剑:就机遇而言,我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十一五”期间,我市交通建设、发展成绩巨大,特别是灾后恢复重建已基本完成,为规划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国家将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地震灾区发展振兴,省委、省政府正强力推进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这给我们加快交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再次,我市经济在遭受“5·12”特大地震重创后,现已重新进入快速增长轨道,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面展开,交通投资规模、建设项目逐年实现突破,为进一步加快交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最后,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区域和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必将给交通运输发展带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记者:为了未来的长远发展,就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而言,目前我市交通运输将采取怎样的发展对策?
  成剑:提到发展对策,我认为就目前而言,最重要的一个对策便是根据“南融成都,北接绵阳,贯通东西,覆盖全域,支撑发展”的发展思路,建成以高速公路、铁路、轻轨为骨架,国省干线、快速干线为主线,县、乡、村公路为辅助的对外通道畅通、内部网络完善的成德组合型交通主枢纽。
  此外,我们还将着力构建高效、快捷、通畅、安全的现代交通运输和物流体系。加强交通运输体系的综合管理,搞好公路、水路与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联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运输结构,规范市场秩序,保障重点物资、重点时段的运输服务,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和能力;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构建现代交通物流服务体系;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低碳、绿色交通运输。
  记者:能具体解释一下建设成德组合型交通主枢纽的原因及大致规划吗?
  成剑:在四川省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中,成都被确定为主枢纽,同时确立了宜宾、达州等12个次级枢纽及德阳等8个重要节点城市。如此看来,德阳在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中所处的层次较低。为了最大限度地借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契机,实现德阳交通的跨越发展,我们抓住了德阳在地理空间紧邻成都,处于成都都市圈的紧密圈层内这一最大优势来做文章。提出和成都共同打造成德组合型交通主枢纽,竭力靠拢成都,主动融入成都都市圈,实现成德同城化,实现优势资源互补,接受成都的辐射和产业转移,提升德阳的综合竞争力。具体来讲,就是要建成“五横八纵一环线”公路主骨架,近期将新建和改建5条高速公路,新建3条快速干线公路,抓好2条重要经济干线等项目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4080公里,新建客运站39个等。
  本报记者 郭丽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