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物流
2011-5-22 2:1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杨龙魁一身酱色制服,干净利落地站在我家门口,脸上是笑语吟吟的样子。两个小时前,他给我发过短信说,大约9 点到,如果不在家就告诉他。“你可真准时。”我有点高兴地夸奖了他。他稍稍弯了一下腰,将手里的包裹捧着送给我,“这是您在凡客订的货,请查收。”我赶紧接过来,签字。他撕下单据,又说,“要是不合适,您可以拨打我们的400 电话,我们免费为您退、换货一次。”接着,他微笑着离开。
这简直就像是在做戏,但它却是真实的凡客诚品订单配送服务,就发生在我写这篇文章的前两天。我将这些说给凡客旗下的北京如风达快递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红义听,他哈哈大笑,“真的吗?看来这小伙子做得很到位,这是我们的规定啊!”我奇怪一个快递人员一天要接触那么多客户,每人都发一条短信,那得多少钱啊?“ 哪儿用他们出钱,他们的手机都是公司统一配的,手机费全部报销啊。” 李红义一脸正色。
我更是惊讶,“那公司得花多少钱?!” 现在,如风达的快递人员已经3000 人之多了。“这算什么,我们马上还要给他们一人配一台3000 多元的手持终端做GPS 定位,实现每一个订单的可视化跟踪。”李红义讲得很激动,“你在电脑里查看你的订单,可以看到一个小人正在地图上朝你走来,点击这个小人,就可以看到他现在离你有多远。”他怕我想象不出来,又说,“就像你家车上的GPS 导航。”
我说:“那如果这位快递先生,再带上一个POS 机,再带上发票打印机,不就成了一个移动柜台了。”
移动的“柜台”
没错!这就是作为商业基础设施的物流在C 时代发生的变化。以前,我们买东西会到商场的柜台,衣着光鲜的服务员迎来送往;现在,我们则以一颗狂热的心,对着冰冷的电脑下单,唯一接触到的为商品提供服务的人就是快递员。快递员成为商家的门面,或者说是它呈现给消费者的一个重要交互界面。如果这个界面不够友好,那颗狂热下单的心,又将如何收拾?
今年3月份,中国快递业的龙头企业——顺丰速递,开始在深圳推行一种服务:快递人员在送上货品、收完钱之后,可以立即打印发票。见到这个手持票据打印机的人说,东西很小,和小票打印机类似。这可以说是将柜台服务进一步向前延伸的典型应用。
最近国家邮政局发布公告,今年3 月份我国快递行业收入达到61.8 亿元,单月业务首次突破60 亿元大关,比起2 月的36.6 亿元大增68.85%,简单一加就可得出,一年快递业务就达到700 多亿元。
李红义说,一般情况下,快递规模与快递投入是成正比的。如风达内部专门开发了一个软件,用来测量当订单增长到多少时,应该再建一个新的配送站。2007年末成立的凡客诚品,去年的销售收入20 亿元,CEO 陈年曾预测2011 年的目标是60 亿元;如风达的快递人数亦设定了相应的增长目标:将从去年底的近3000 人,增加到至少8000 人。
凡客诚品成立时,如风达还是一个只有15 人的物流部门。2008 年4 月注册成独立公司。此后如风达迅速布点杭州、无锡、山东、广州、深圳等10 个地区。在其进驻的城市中,如风达的配送量平均占到凡客总配送量的50% 以上,北京和上海的比例则高达90%。
如风达是凡客的战略布局点,销售收入增加的同时,要提升物流配送体验,否则投诉率会相应扩大。这一法则不仅适用于自建物流配送的电子商务公司,而且适用于顺丰及“四通一达”快递公司。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技术营造的移动互联网环境。汇通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翟学魂举了一个例子:10 年前中外运采购一批高通的GPS 车载系统,每台车初始投入4 万多元。今天,用这笔钱可以为客户的一台车提供80 多年的云计算服务!再看身边的例子,几年前带GPS 定位的手机至少要5000 元以上,但现在几乎成为每一款手机必带的模块设置。宽带流量费也少了很多,一台手机一个月1G 的流量对于一个人来说基本用不完。
当移动互联变得像自来水一样方便,商业竞争又促使企业去提升客户体验时,快递服务水平的提升就成为了必然。翟学魂在为如风达搭建包裹可视化跟踪系统,“这好像一朵私有云。”凡客考虑到客户数据安全问题,将服务器设在了自己公司内,汇通天下将系统嵌入到互联网,再对接凡客的进销存、订单、配送等系统。如此下来,在外面行走着的快递员就像一个个被激活的细胞,随时随地都可以向“云”端(即服务器系统)发回数据,再通过“云”传送给每一个想查看订单状态的客户。
翟学魂说,订单的可视化跟踪,将成为每一个快递公司或电子商务公司的标配。京东商城就比凡客更早提供此项服务。3 月28 日下午,京东商城宣布其“包裹可视化跟踪系统”(GIS) 正式上线,配送人员全部配备PDA 设备,用户可在地图上实时跟踪所购商品在道路上移动等投递情况,只要在订单详情里点击“订单轨迹”即可实现。这与凡客正在测试的系统几乎一模一样。
有人预计京东商城的日订单量即将从13 万单迈向20万单,随之而来的快递人员则会在今年6 月份达到6000人。这样算下来,仅凡客和京东商城两家公司的快递人员,就已经达到1.4 万人以上,而且都是手持PDA 移动终端的人,如果再加上顺丰那些随身携带手持型发票打印机的人,你会发现,这个社会的快递人员已经变得如此时尚,再也不是身上沾满油污的外来民工。
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快递业务与移动互联网对接之后,成为商家的新“交付界面”。但是对接到此,并没有结束。
被改造的仓储
在网站下订单之后,当你看到这些详细的订单跟踪信息时,心中肯定会有种莫名踏实的感觉吧,这就是电子商务企业要为你营造的良好购物体验。但是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特别是对那些从传统物流企业转换而来的仓库,需要适应电子商务的节奏做很多革命性的改造。
传统仓库和B2C 电子商务的仓库有明显的差别:前者一箱一箱地整齐码放在货架上,但后者的货架参差不齐,在亚马逊北京通州仓库里你甚至会发现袜子和牛肉干堆放在一起。这是因为两者商业模式有根本差异:传统仓库基本都是B2B 的模式,只需要一车一车地把货从一个仓库运到另一个仓库,后者的订单特点是批次更多、批量更小,库存里堆积着成千上万种产品,如何迅速地将需要的产品一件件地分拣出来是关键。
要想达到迅速地分拣,就应该从入库、收货、摆放开始做功夫。亚马逊在收货时,都要一件件地做长、宽、高的标准化测量,以此优化包装成本,同时通过给货物称重保证商品不会错,这就是必须完成固定的收货程序;上架时完全是随机的,哪儿有空地儿就摆哪儿,但工作人员手中的PDA 会记录下它所在的位置,这就是亚马逊特有的random store 系统,所以你别看货品摆放得歪七扭八,但它们都有自己固定的独立身份,这样也可以最合理地应用库存面积;拣货时,在工作人员的PDA 中已经获得了一个最佳路径,他们只要按此路径去拣货即可。亚马逊北京通州仓库最快的订单出库时间是两小时,基本可以实现当天晚上11 点前下的订单,可以保证第二天送达。
宝供物流是一个起步于1994 年的传统物流企业,一直以来承接的都是B2B的业务,直到2008 年接下李宁的电子商务物流业务,为此不得不专门研发了一整套快速分拣的业务模式和IT 系统,这就是传统物流企业在对接电子商务时必须做出的改变。
从2008 年开始,李宁在宝供的运营下并未出错,直到去年淘宝发起光棍节促销。负责给李宁做快递对接的申通出了问题。促销当天李宁官方店接了9 万个订单,平日订单量大概在7000 单左右,这是超过10 倍的增长。那段时间,申通在昆明、贵阳、兰州、西安、北京等具有中转职能的网点,几乎同时爆仓,因为淘宝订单已占其业务总量60% 左右。
快递爆仓之后,货品就算高效地出了仓库,也不能及时送达到用户手中。所以,传统物流企业在做B2C 业务,仅仅考虑仓库的管理远远不够。以前宝供物流董事长刘武总会强调仓库改造的重要性,但现在会加上一句:“配送能力也很关键!”
一旦打通了快递环节,传统物流企业就算实现了与电子商务的对接。用户也就可以在电脑上看到订单追踪信息,同时享用如移动柜台一样的快递服务。要知道,凡客、京东商城都经历严重的爆仓事件。而且与亚马逊等美国公司相比,他们的IT技术还差得很远。
要不然,在美国考察的京东商城总裁刘强东,不会写下这样感慨:“这是我见过的电子商务公司中拣货效率最高的一个物流中心。7 名拣货员可以轻松达到15000单/天,国内同行共同努力呀!”据了解,京东商城的仓库,现在每个拣货员一天能拣出50 单左右。
由于传统物流企业向电子商务物流需要时间和技巧,这就导致了一个巨大的缺口,毕竟电子商务正车轮滚滚地向人们奔来。谁来填补第三方仓储物流的空缺?创立于2007年的五洲在线,最初是一家提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公司,2010 年其创始人梁凯看到了电子商务物流的机会,果断转型仓储物流。上海酷武物流有限公司2010 年4 月8 日成立,同年6 月份接到淘宝C 店的第一个物流订单,此后不到一年已为50 多个品牌服务,还承接了淘宝商超的所有物流运营。
C 时代的物流已经呈现出较明显的特点:由移动互联网技术引发了消费者对便捷性的需求,即较高客户体验需求的出现,由此推动了对快递业务的改革,促使每一个快递员都要像一个个被激活的细胞,迅速而有效地适应客户需求,最终成为移动的“柜台”。这些来自终端的需求,再带动仓库的改造,使其具备同样灵活的反应系统。
但事情到此,还是没有结束。
可感知的货物运输
翟学魂正想办法让所有物流企业的货车上网,只要连上网络,“跑在路上的所有货车,可以随时向企业总部发回数据信息。”此前,在运输过程中,货车司机需要在固定节点手工输入数据,以备做货物信息跟踪。
现在,只要给货物装上RFID 标签,同时把每辆货车连上移动互联网,就不需要手工输入了。“如果每辆车每隔几秒上传数据,这个数据是海量的,在过去确实无法实现,但是移动互联环境和IT 技术如今已经十分成熟便捷。”翟学魂认为,只要搭建一个云平台,就可以实现海量数据的管理。“数据传到云端,再传到客户那里。”
事实上,关于物流运输的全程可视化跟踪,业内早有设想。也就是,以GIS 技术、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之间相互集成产生新的应用:GIS 可以作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平台,具有可视化、地理分析和空间分析、数据库统一管理等的优势;GPS 定位和导航技术根据具体的应用需要,可以实时获取不同精度的目标位置信息;GSM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大范围内数据传输,对于信息系统指挥、调度、监控、管理等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三项技术的集成,可以有效地实现对运输车辆实时动态地追踪与监控。
不过,这种设想并未得到刘武的认可。“每个货物都装上RFID,你知道那得多少钱?一个RFID 芯片就要1 块多钱。”刘武觉得,现在的物流业拼价格已经拼得这么惨烈,而汽油等成本也在不断飞升,如果再无端增加成本就会失去竞争力。他还讲了另一个业内门道:传统物流企业大多没有自己完备的运输队伍,都是找第三方货运公司,有的货运公司规模、技术先进,可能愿意做改造,但有的规模小如散兵游勇,他怎么可能做技术改造?此外,物流业内的标准也极不统一,“条码、包装、托盘、车厢等等都没有统一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实现所有货车的联动?”
就在传统物流企业观望而不敢轻易举步之时,敢想敢干的马云,已经有了一个伟大的物流战略。阿里集团要建全国性大仓,目前圈定了7 个地方,将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和西北7 大区域选择中心位置进行仓储设施投资。在阿里内部的一张物流规划图中,基本已经选定了7 个城市:乌鲁木齐、成都、广州、上海、郑州、北京、沈阳。7 大仓建好之后,就相当于淘宝建立了能够覆盖全国的干线物流。从这7 大仓出发,又可完成向各自区域辐射的支线物流,如此便可形成了传统物流业常常挂在口头的梦想:开弓两把箭,一支干线一支支线,射向全国。
计划中,大仓的运营全部交由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而阿里巴巴自己负责仓库之间的信息化管理,即不断完善“物流宝”。马云的逻辑十分清楚,有了信息系统,淘宝就可以调遣整个商业大盘,从进货、发货到出货、运输、配送,整个过程阿里即可一览无余。
一旦有了阿里大仓和物流宝平台,那么就可“货不动数据动”,货全部放在阿里大仓里面,只有订单牵动的数据在物流宝平台跑动即可,数据跑到消费者那里之后,货再从大仓直接发往消费者手中。
马云的大物流架构,缩减了大量的运输环节,最终可实现全国货物即需即用的调配。如果再往后匹配高效率的仓储运营管理,以及随时可以连接到的快递员,那么C 时代的物流就将无处不在,如同当下无处不在的通信管道。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