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北面临“物流之困” 流动物流企业存在隐患

2011-5-19 23:5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由于物流成本的上升,以及物流业竞争的激烈,华强北这个国内最大的电子市场,正受到其所依托的物流体系的伤害,也让号称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华强北面临着“物流之困”。 
  深圳商报记者 肖怀礼
  “要不要拉货?不论件,车公庙40块,科技园60块。”近日的一天上午10点,在华强北华强电子世界南侧的一楼墙根下,一位中年妇女看到记者,赶忙凑上来拉活,手中还飞快地织着毛衣。在她身后,一排六七个小拖板车上,几名中年妇女也是一边织着毛衣,一边拉着家常,眼睛却不时打量着过往的行人。
  不一会儿,几个年轻小伙子用拖板车拉着几大纸箱货物从电子市场出来,停在路边。一辆小面包车飞快开过来,几个人七手八脚把纸箱抬上车,几分钟之后,面包车就离开停车场,消失在深南大道的车流里。
  在喧闹的“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这种轻便的小拖板车已经成为物流运输的主要工具。收件员、拖板车、小面包车以及散落在各个角落的收派货点,便形成了华强北特有的“流动物流”体系。
  拖板车成运输主力
  在万商电子城后面的停车场上,满头大汗的张青青正把收来的货物往卡车上堆放。一个小小的拖板车上,装了16个纸箱。
  正是中午时分,张青青所在公司的两辆货车已经装满了一辆,他们的货主要拉往福建。张青青每天的工作,就是拉着拖板车,在各个市场间穿梭,将商户要发的货拉到停车场,再装上卡车送出去。年龄不到20岁的张青青已经在这里工作了3年。说起拖板车,他觉得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实用。
  记者注意到,在华强北各个街道、路口,商铺之间以及电梯口,拉着大大小小纸箱、包裹的拖板车来来往往。
  中通速运一辆小面包车停在车场内,后尾箱打开。一个小伙子守着一个小台秤,把客户送来的货过秤,然后堆放在面包车里。小伙子告诉记者,客户大多数会自己把货拿来。
  由于小面包车每次装的货不多,中通速运会在装满一车后,将货运到附近的配送点。对于这一点,张青青告诉记者,自己所在公司的两辆货车,在每天晚上收货后,会把货物运到文锦渡附近的停车场,再装上大货柜车,发往福建。他说,每天大概可以收到400多件货。
  在华强北新亚洲电子城门前,十多位顺丰速运的收件员正在这里把收到的货装上面包车,然后运到附近的华富分部进行分拣。
  “估计在华强北会有数千个拖板车。”张青青说。在他看来,在人流车流密集、停车场空间紧张的情况下,拖板车无疑是华强北物流的“主力”。据他介绍,他所在公司就有5辆,很多商户都是自己备有拖板车。
  记者了解到,由于华强北寸土寸金,物流快递企业难有立身之处,“流动物流”就成为华强北一道特殊的风景。
  华强北市场监管所林伟东所长告诉记者,在华强北有固定经营点的物流公司有二三百家。一位在华强北经营了5年多的物流公司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华强北大大小小的物流经营户远不止这个数。“大概有五六百家。”他说。
  自制“燃油附加费”
  5月,华强北电子市场开始进入淡季。不过,在祥乐物流华强营业点,老饶仍然很忙碌。他熟练地开着收货单,把货靠墙码好,同时把收到的货从车上卸下来。
  “到重庆,30元。”面对客户送来的货,老饶瞄了一眼,埋头开好单,把写好联系电话和城市名的不干胶贴在纸箱上,一幅很娴熟的样子。
  “这30元里面包含了5元燃油附加费。”在这个营业点工作了3年多的老饶告诉记者,从今年初开始,公司就开始收取燃油附加费了,不过长线的才收,省内的货不收。
  “油价不停地涨,运费却没有涨,现在连出租车都收燃油附加费了,物流企业不收很难维持的。”对于为什么收燃油附加费,老饶这样解释。
  老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公司所在的营业点每月租金两万元,门外的收货摊每月也要500元租金,旁边的装卸停车位每月租金2000元。“以前的营业铺位每月只需要5000元租金。”老饶说。
  在华强北德邦物流公司的营业点,工作人员也表示,要收取每票4元的燃油附加费和两元的综合费。所谓综合费,就是包括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还提供较高保价,以及代收款服务等。不过他们坦言,运价没有怎么涨。
  对于一些小的物流企业来说,涨运费更不是上策。在华强北康乐停车场,专收广州货的小张面对记者,一直感慨“生意难做。”他说,都是老客户,运费很难涨,一般是每件货5元,大一点的才10元。对于是否会收燃油附加费,小张表示没有想过。“华强北物流快递企业那么多,一涨价,别人就不来这里发货了。”他说。
  为了节约物流成本,许多物流公司早上9点钟之前就将货车开进华强北,晚上8点后才开出去。“白天货车不让进出,所以就装满货,每天最多也就收60元停车费。”一位物流公司工作人员这样说。
  记者看到,一些物流公司将收来的货堆在路边,等拉货车到了,迅速装上车,离开停车场。“每天在华强北各个停车场跑,这样可以省不少停车费。”一位司机说,“不过就是经常会被保安赶来赶去。”
  华强北“物流之困”
  5月16日,华强北电子价格综合指数102.64点。电子市场的需求消费,维持今年以来稳中有涨的态势。
  由于物流成本的上升,以及物流业竞争的激烈,华强北这个国内最大的电子市场,正受到其所依托的物流体系的伤害。
  在祥乐物流的营业点,一位前来发货的商户就为5元的燃油附加费讨价还价。他说,自己要发5个机箱到贵阳,总价值也不过130元左右。原来是30元运费,现在要加5元。“因为是客户付费,所以会有些介意,毕竟每个机箱也就挣几块钱。”还说,“如果运费涨了,以后客户就不会找我拿货了。”
  对华强北物流企业来说,外部运输成本以及市场内租金的上涨,使其急欲将压力进行传导。
  记者看到,在一家物流公司档口,一位打算将5件货发往沈阳的商户,经过几番讨价还价,最终将原来175元的运费“砍”到165元。物流公司收货员嘴里不停地说:亏本了,运到沈阳每件成本都要30元。那边,商户也抱怨说,运费上涨,有时候只有产品价格上再低点,才能留住客户。“物流带来的压力,其实让我们也很受伤。”这位商户说。
  记者在华强北电子市场采访时,一位经营二极管的张先生对记者说,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了。据他介绍,2008年金融危机后,很多厂家不敢生产,库存量不大,使得去年的电子生意不错。“今年相对困难一些,加上日本地震对电子市场的影响较大,而原材料成本和油价等又不停地上涨,经营压力很大。”坐在1平方米左右的铺位里,张先生这样对记者说。
  他介绍说,这么点大的商铺租金每月要3000元左右,人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上升,使他生出将铺位转租出去的想法。“我打算去宝安等外围电子市场发展,那里租金会低一些,收发货的费用也低。”他说。
  深圳恒光电子在广东二极管市场上占据了主打型号中50%的份额。公司邝经理认为,虽然目前油价和物价上涨,推高了运费和人工成本,但由于公司销售量大,在市场上有议价权,物流货运公司一般不敢轻易加价。
  虽然恒光电子邝经理不为运费担心,但他却对低价竞争下的物流服务质量颇为担忧。据他介绍,他的一个朋友,就因为没有保价,把几十万元的货交给路边的物流公司后货物丢失,最后只按运费标准获得赔偿。
  记者注意到,许多物流公司在收货时不问对方具体地址,也不问箱子里装的什么,留下电话后就装到车里了。“我们只负责运货,如果客户有需要,会保价的。”有物流公司工作人员这样表示。
  一些商户表示,由于很多物流收件员都是流动的,很担心自己的货交寄后会丢失或者损坏。有些物流快递公司可以代收货款,其资质也受到质疑。
  相关新闻
  有关部门着手调查华强北物流快递企业经营现状
  流动物流企业将予规范
  深圳商报记者 肖怀礼
  “物流公司在路边设点揽货,是非法的。”记者在华强北街道办采访时,街道办副主任冯向阳这样表示。
  冯向阳认为,华强北生意旺,即使租金高,所有物流企业也愿意在这里设点。据他介绍,在华强北,所有货物保价均按2%收费,而在其他地方,这个数字是5%,说明华强北的物流量非常大。
  冯向阳说,作为商业旺区,华强北给予物流企业的经营空间远远不够。很多物流快递公司在华强北流动经营,造成交通问题并带来经营隐患。
  据华强北市场监管所所长林伟东介绍,虽然市场监管只针对二三百家有固定经营场所的物流企业,但大量的流动物流确实容易产生问题。
  “其实在华强北不设点的物流企业,往往是资金不够、管理跟不上,这些企业靠做熟客,有时候收货不开单据,甚至代收货款,一些维权意识不强的商户,很容易遭受财物损失。”林伟东表达了这样的担忧。
  至于在华强北到底有多少家流动物流企业,冯向阳和林伟东均表示:确实没有底。
  他们认为,一直以来,流动物流企业的管理部门牵涉到街道办、派出所、市场监管、交通、城管以及物业等,管理难度大。在华强北一些街道出入口,记者看到,装卸货的车辆,小拖板车以及来往的车辆行人,往往把路口堵得无法动弹。
  根据最新出台的深圳市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华强北将被打造成商贸物流中心。冯向阳认为,商业旺区如果物流配套跟不上,对华强北的未来发展会造成一定影响。
  据了解,今年以来,华强北着手对物流快递企业经营状况进行调查。由街道办、派出所、市场监管等部门联手,对华强北物流快递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营规律进行摸底。
  “摸底结束后,接下来怎么规范,需要好好琢磨。”冯向阳说。
  林伟东则表示,对于有固定经营点的物流企业,将进一步规范,进行分类管理,促进大的物流企业在华强北做大做强。对于流动物流企业,将协同有关部门,将其经营点进行固定,并通过信息录入,人员培训等办法,使流动物流经营逐步规范化、合法化。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