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吴中大地上纵横交错

2011-5-11 23:0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路修好了…终于修好了… 感谢党…感谢政府”,90年代初期,每当我和同村的小伙伴放学回家骑车在新铺成的柏油马路上时,嘴里情不自禁的呼喊着。因为对于少年时的我们,每天上下学骑车在坑坑洼洼、颠簸不平的道砟路上,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天天抱怨,天天期盼着来修路。从这时起,我开始深深得体会到了普通老百姓对家里通往小镇的一条平坦、舒适的道路是多么的渴望、多么的向往。 
  从小对路有渴望之情的我,工作后有幸与路结缘,成为了一名公路人,目睹了近10年来吴中大地上公路建设的大发展、大跨越,使得吴中公路在量、质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全区公路总里程为582公里,每个镇、村的通达路线基本上是一条。经过最近十年的大发展,到2010年底,公路总里程整整翻了一翻,达1144公里。不但总里程实现了大突破,且公路等级有了明显提高,主、支、次线公路分布均衡合理。 
  高速公路拥抱苏州古城,串联各镇和旅游景区。自2002吴中区首条高速通道——苏嘉杭高速公路通车后,又先后开工建设了苏州绕城高速西南段、苏沪高速、苏昆太高速,在这短短的6、7年间,吴中区建成了71公里的高速公路,把吴中区的各镇、街道、旅游景区像一条珍珠项链一样串联起来,各镇实现了20分钟内上高速。这种公路大交通格局建成以后,区位优势得到了明显提升,吴中区与长三角各地区的空间距离拉近了。自此,沿线各镇、村的经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区镇快速路四通八达。自2003年后的7年间,吴中区先后开工建设了东山大道、东方大道、苏同黎公路、吴中大道、宝带西路延伸段、光福互通连接线等220多公里的高等级区镇快速路、生态路、景观路。这些快速路通车后,各镇、街道与中心城区的距离感明显缩短了,镇与镇、镇与中心城区的往来、交流逐步频繁,从此,吴中区迈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大发展时代。 
  景区公路婉延畅通。吴中区山多、水多、景点多,为做美、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让一条条的道路婉延到各景点,近10年来,吴中区先后投入了8亿余元,新改建了穹窿山茅蓬路、天池山路、福湖路、石公路、东山新环山公路等80多公里的景区公路,路通了、美了,前来游玩的客人多了、乐了。 
  实现“村村通公路”到“村村通公交”。吴中区是历史上著名的“鱼米之乡”,多少年来曾一直靠水上船楫作为外出的主要交通工具。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吴中经济实现了快速腾飞,区、镇两级政府先后投入20多亿元建成300多公里的镇村公路,在2005年底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如今又实现了“村村通公交”,老百姓出门畅通了、方便了、快捷了,老百姓从多少年来一直梦寐以求的期盼、愿望终于实现了。 
  服务能力、保障能力更突出。如今,公路建设的投资规模大了,融资渠道更宽了;路面越来越宽了,路域环境越来越美了;收费站少了,服务水平提升了;公路的管养全覆盖了、路面的通行能力提升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公路建设发展越来越好的同时,老百姓的需求也在快速提升,时刻提醒着我们公路人要坚守党性,要与时俱进,要处处体现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公路人做到了,除了日常的365日制公路养护、巡查外,在面对雨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的关键时刻,吴中公路人能提前做好准备,及时拉开“抗冰雪、保畅通”攻坚战,一批批公路人、一支支党员突击队能挺身而出,不管天有多冷,时间多早,都能冲在除冰雪现场第一线,为保畅通抢夺第一时间。 
  一条条公路在吴中大地上纵横交错着,展示着吴中大地发展的活力和生命力,但吴中公路的发展还远没到尽头,如今还正计划向立体空间快速发展、延伸。在今年新勾勒的吴中区 “十二五” 
  交通发展蓝图中,一条条高架快速路还将像巨龙一样盘延到各镇、街道、小区。作为一名公路人,我坚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吴中区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吴中公路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好、更美,出行更快捷、更方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