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日报:菜贱伤农矛头指向物流成本

2011-5-10 1:3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新网5月4日电 《澳门日报》4日发表社论说,收费过多造成内地物流成本偏高,由于菜农与消费者没有太大议价权,结果造成菜价上涨,由消费者埋单;菜价下跌,损失由菜农承受,形成“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怪圈。
文章摘编如下:
百物腾贵,菜贱伤农,显然不寻常。尽管田里的蔬菜批发价跌至五分一斤,但到了市场,菜价往往翻了十倍以上出售,老百姓感觉菜价仍高。个中主因是流通环节费用偏高。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早前表示,当前内地蔬菜的流通成本已占最终菜价的2/3。有关数据亦显示,内地物流总成本已占到GDP的二成一,发达国家仅为一成左右。一个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一公斤货物从上海到贵州,通过公路运输需要花费6元到8元,从上海通过海运到万里之遥的纽约却只需1.5元。
由于流通环节费用占大头,菜农与消费者没有太大议价权,结果造成菜价上涨,由消费者埋单;菜价下跌,损失由菜农承受,形成“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怪圈。
收费过多造成内地物流成本偏高。针对流通成本过高问题,近年内地有关部门决定对关乎民生问题的一些重要物资免收通行费,比如对鲜活农产品[17.50 -3.85% 股吧]运输实施绿色信道政策,即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副产品免收通行费。从去年底开始,这一政策扩大到了全国全部收费公路。但一些地方出于自身利益,对这一惠民政策强加了很多硬性指标,比如规定货物高度不能超过四米,载重不能超过廿五吨等。而且各个地方的标准不一,变相将绿色信道恢复为收费信道。
物流成本过高不仅挤压了菜农、养殖户、工厂的微薄利润,加重民众负担,并已成阻碍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应在全国范围内对收费公路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整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