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配送的模式探索

2011-5-1 6:3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黄锴
    从B2B业务延伸至B2C业务,是上海虹迪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简称 “虹迪物流”)“拉长”业务战线的尝试。这个变化始于2010年2月。
    身为宜家、耐克、阿迪达斯等跨国企业的物流供应商,虹迪物流最开始的定位是“城市配送”。例如,为宜家的顾客送货上门时,虹迪的员工会穿上宜家制服,并在顾客的家中组装家具;服务于百思买时,虹迪的配送员还要精于介绍各种家电的功能。
    在虹迪物流总裁张鹏飞看来,这种需求零散、单次货量不大的“城市配送”,为虹迪涉足B2C物流打下基础。
    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商纷纷开设B2C业务,原先的配送模式自然需要重构;而淘宝商城中迅猛增长的订单与物流供应的不足,也让“淘拍档”之一的虹迪看到了新增业务的蓝海。
    事实上,无论是京东、凡客还是当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制于物流。相比B2C卖家们自建物流,传统的B2B物流商能提供更成熟的管理经验,而他们需要补上的,只是互联网这一课。而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个仍然相对分散的行业该如何进行整合?对传统物流商而言,怎样的商业模式才能满足B2C的需求以及用户挑剔的胃口?
    根据淘宝的订单数据,电子商务占社会零售总额比例每提升1%,物流行业的收入就会增加70%。张鹏飞预计,“电子商务目前只占零售总额的3%,但5年之后,网购金额会占到整个零售额的10%”。
    这为国内的物流商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成了他们“不可承受之重”。以去年11月11日的淘宝促销为例,李宁此前的订单大约是6000~7000单/天,但在促销当天一下子上升至9万个订单——对下游的物流商来说,既有的车辆、人员根本无法满足瞬间暴发的网购销量。这直接导致促销后的订单积压了两周,“一堵在仓库,二堵在快递”,配送的缓慢严重损害了用户体验。
    张鹏飞很清楚,要提升配送速度,虹迪需要另一种模式。他指出,快递公司的模式是C2C,从客户接单,然后汇总到仓库,再通过层层分拣来配送货物。而虹迪物流是让B2C卖家提前把货物放置在其各地的仓库中。例如某个B2C卖家在上海作了促销,物流商并非从上海仓库将货物发往各地,而是消费者的订单在哪个城市,虹迪就把取件指令发送到当地仓库,由取单员到相应仓库取件进行配送。进一步说,虹迪的仓库对货物进行理、拣、配、包装后,编码有序的包裹进入中转中心,再由负责“最后一公里”的快递公司上门集中取货。这样一来,包裹就绕过了各地分拣的过程,配送效率也得到了相应提高。
    这样的模式下,虹迪物流扮演的角色是从B2B业务一直细化到B2C环节,直到货物到达目的地仓库“落地”后,再由第三方快递来配送。在北上这类运力资源配置较为充足的城市,虹迪也会自己来做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在张鹏飞眼里,公司不仅将角色定位于“配送”,更重要的是将订单处理、仓库分拣、标签、长途运输与全国各地的末端配送有机链接在一起,“这是一种全过程整合服务的能力。”
    而要形成这样的能力,虹迪并非一蹴而就。以阿迪达斯为例,早在几年前,公司在中国就悄悄推行起渠道的“扁平化”运动。原先从总仓配送给地区代理商的货品,开始绕过经销商,直接送达二三线城市的门店。“这意味着,原先我们只需将货物配送到上百个代理商的仓库,但随着品牌商策略的改变与万店计划的推行,我们要将货物送到上万个门店。”张鹏飞称,“这些数量众多的门店每隔两天就要补一次货,每次的补货量也就一两箱,对虹迪而言,这已经接近于B2C物流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