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60年交通发展的主要成就
2011-4-8 12:1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建国60年,江苏交通基础设施支撑和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综合交通网络规模迈上新台阶,为江苏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突飞猛进
(一)公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建国初,全省公路大多为土路面且雨天无法通行,黑色路面不足200公里,没有等级公路。到2008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和密度分别达到14.09万公里、137.36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里程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密度位居全国前列。等级公路里程分别为一级7423、二级20590、三级15378、四级82209公里,路网结构显著提升,整体通行能力显著增强。
1996年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建成,全省高速公路实现零的突破,到2008年底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3725公里,密度达到3.63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之首,提前10年建成“四纵四横四联”高速公路网,实现了“千里江苏一日还”,并在全国率先实现高速公路联网畅通,“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江苏部分全部建成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建设总体水平国内领先。
建国初全省公路桥梁多为中小桥梁,2008年全省公路桥梁总数达57203座,是建国初的近十倍。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之后,近年来又相继建成江阴大桥、南京二桥、润扬大桥、南京三桥、苏通大桥等5座世界级桥梁。其中苏通大桥创造了斜拉桥主跨跨径、主塔高度、斜拉索长度和群桩基础规模四项世界之最,成为我国由桥梁大国变成桥梁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建国初全省农村公路大多处于自然状态。2003年以来,全省每年新改建农村公路以1万公里以上的速度增加,进入2008年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已突破12.8万公里,实现了100%行政村通公路,符合通车条件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99.9%。2008年在农村公路建设省补政策基础上,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加快推进县道网、乡道网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撤渡建桥和渡口渡船达标工程,农村公路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出行条件进一步改善。同时,积极做好农村公路标志标线、警示标志以及其他安保设施,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农村公路的安全性能。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统筹城乡运输一体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水路基础地位作用更加巩固
尽管全省河流、湖泊密布,水运条件得天独厚,但建国初期通轮驳船里程尚不足8000公里,航道弯多水浅,基本处于原始和自然状态。到2008年底,内河航道总里程已达24638公里,等级航道里程达7616公里,四级及以上航道占7.5%,航道总里程和密度均居全国第一,形成以长江为东西、京杭运河为南北的“十字”主动脉为骨架的内河航道网。全省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314个,全省港口通过能力达到11.35亿吨,均为全国第一,分别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数十倍。至2008年全省已有苏州港、南京港、南通港、连云港港4个亿吨大港,亿吨大港数全国第一。
(三)铁路、航空快速发展
建国初江苏仅有铁路里程732公里。2008年全省境内铁路营运总里程为1678公里,是建国初的2.3倍。目前江苏新增了新长、宁启、合宁等铁路,结束了苏中腹地不通铁路的历史。2008年江苏已有南京禄口、常州奔牛、徐州观音、连云港白塔埠、无锡硕放、南通兴东、盐城南洋等7个民用机场,淮安机场已奠基,苏中机场正开展前期工作。
(四)场站建设日趋合理
按照更加便民、利民的原则,至2008年底,全省五级以上客运站达到478个,其中标准化客运站112个;货运站249个,形成覆盖全省的场站建设布局。加大支持重点货运站场建设力度,18个国家级和省级主枢纽、重点物流园区(基地、中心)等建设获得贴息补助。2008年当年基本建成京杭运河水上服务区2个和国省干线公路5个服务区,建成农村客运站136个、城乡客运一体化候车亭2285个,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程度不断拓展。
二、交通运输生产持续快速增长
建国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交通行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逐年增加,交通物流成本不断降低,交通发展为全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交通服务业增加值增幅逐年加快,连续4年超过我省地区GDP增幅。
(一)综合交通运输能力跃上新高度
公路方面:2008年全省完成公路客运量19.9亿人次、客运周转量1401亿人公里,货运量达到11亿吨、周转量723.6亿吨公里;省市(县)际公路客运、农村客运、道路货运运力迅速发展,目前全省已开通公路客运省际班线2570条,遍布国内大部分省区,省内市际班线2916条。
水路方面:2008年全省完成水路货运量4.3亿吨、货运周转量3179亿吨公里,水路货运周转量占到五种运输方式总量的71.5%。港口货物吞吐量11.6亿吨,位居全国第一;港口集装箱运输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高速增长的发展历程,新世纪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8年全省集装箱吞吐量达850万TEU,集装箱吞吐量超百万TEU的港口达3个。
铁路方面:2008年全省铁路完成客运量8846.2万人、旅客周转量319.1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5118.2万吨、货物周转量346.5亿吨公里;经过全省铁路干线6次大提速,主要干线客车时速已达到200公里,开行了动车组。
航空方面:2008年全省航空运输旅客吞吐量达1194万人次,货邮24万吨,增幅居华东地区第一;
目前全省有航线190多条、航点74个,每周进出港航班2400个左右。
管道方面:管道运输从无到有,快速增长,2008年管道货物周转量已达到457.6亿吨公里。
(二)运输结构优化调整
建国初,全省公路水路企业不足80家,客货营运车辆不足1500辆、船舶不足150艘,运输工具主要靠人力和畜力。随着船型标准化、客运班车公司化等专项工作的大力推进,现代物流服务业的迅猛发展,运输企业结构和运力结构取得突破性进展,节能环保型运输装备有所提升。至2008年,江苏公路客运企业已达6810家、公路货运企业超过28万多家、水上货运企业2330家;全省全社会汽车拥有量330.09万辆,营运客车8.83万辆,营运载货汽车发展到35.3万辆,其中厢式货车、集装箱车等专用货车达到8.86万辆、33.17万吨位,道路货运能力跃上200万吨平台;运输船舶4.58万艘,净载重量1642.76万吨位,其中远洋海运船舶853艘,净载重量350.52万吨。市际、县际客运班车公司化经营率达到75.1%,道路客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程度大幅提升,安全性、舒适性和快捷性得到显著提升。
三、交通行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交通市场实现健康有序发展。不断开放和规范交通建设市场准入,切实加强交通市场政策法规建设,初步形成了指导和完善交通建设市场、养护市场、维修市场、运输市场、检测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目前江苏交通行业已拥有各类资质施工企业366家、监理企业67家,其中公路养护施工企业54家、航道养护施工企业有7家,特别是在江苏备案的交通施工和监理等企业已达1890家;机动车维修企业已接近1.9万家,参与市场竞争的驾驶员培训机构约500家、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85家,在全国率先形成农村客运企业覆盖全省的格局。
交通工程质量全国领先。制订了一整套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资质管理系统,提出了“优质工程=科学设计+优质材料+精细施工+严格监管+科技创新”公式,制订了《江苏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实施办法》等制度,推行“双合同制”和质量责任人档案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同时在全国率先对重大工程实行监理工程师现场派驻制,组建了公路、桥梁、水运、交通工程、房建、试验检测和定额造价等7个质量监督专家组,形成了可靠高效的工作体系,高速公路、特大型桥梁、重点水运工程项目质量优良率达100%。
上安全监管能力不断增强。逐步建设了内河交通安全救助保障体系、船舶检验质量管理体系、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危险化学品船和油污应急体系、水上交通安全信息体系、海事执法体系和船员考培体系等7个内河交通安全监管体系,形成重点航段和重点水域水上交通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处置和联动机制,全省内河搜救成功率达到100%。全省水上交通事故起数逐年下降,多次受到交通部表扬和省政府表彰。
依法行政工作扎实推进。相继出台了数百件有利于交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政府部门规章和一批行业管理规范性文件,在全国率先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交通行政执法规范体系。近年来出台的《江苏省机动车维修管理条例》、《江苏省治理公路超限运输办法》等在全国交通系统具有开创意义。
四、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科技创新扎实有效开展。在全国率先解决了软土地基处理、沥青路面早期损坏、桥头跳车等工程质量难题。特大型桥梁建设、公路建设与管理养护等技术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江苏特大跨径桥梁施工测量规范》通过鉴定成为省级规范;润扬大桥《南锚碇深大基坑排桩冻结法关键技术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苏通大桥创造的9项工法上升为国家和省级工法。在科技成果的支撑下,江苏“十年路面百年桥”等交通品牌享誉全国。
信息化建设向纵深推进。率先在全国建立与主体工程同步配套的高速公路监控、通信、收费系统,实现了联网收费“一卡通”;研制并在全省推行公路养路费征稽管理系统、航道规费联网收费系统、客运站联网售票系统、运政在线系统;建成了覆盖省市交通主管部门和业务机构、连接交通部和省市政府的交通信息高速公路。在完善公路、航道、车辆和船舶、综合统计以及应急数据库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交通地理信息数据库和港口数据库,研究构建综合交通信息服务体系。完成省交通厅应急指挥中心视频联网监控平台建设,实现了对全省26条高速公路(含跨江大桥)近900个监控点以及苏北运河约50个监控点交通视频图像的汇集,在抗雪灾、保畅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交通应急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抗雪灾、保畅通取得重大胜利。针对50年罕见的大面积雨雪冰冻灾害,江苏最大限度地整合全省交通资源,大规模调用社会运力,集中力量优先保证电煤和成品油运输,全省路网在受灾省份中率先全面恢复畅通,实现了不让一位旅客滞留、电煤等重点物资运输保持畅通的目标。
抗震救灾运输保障迅速有力。“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江苏交通系统立即把支援抗震救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以最快的速度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开辟了苏川两省抢运战场,第一时间派出专家先遣队深入灾区调查,第一时间制定支援绵竹灾后重建交通工作规划,第一时间选派优秀干部到灾区开展恢复重建工作。共组织169家企业、2500名驾驶人员和管理人员投入到紧急救灾运输之中,累计调用车辆3398辆次,运送帐篷3.78万顶、活动板房2.6万套;组织2架直升机积极投入抗震救灾,组织向灾区捐赠施工机械45台套,全行业捐款超过8300万元。
奥运安保措施认真落实。圆满完成奥运火炬传递保障工作,全面加强对车站、码头等人员流动频繁场所的安检和隐患整治,层层组织开展了港口设施保安演习和船闸、车站反恐演练。选派66辆客车投入奥运运输保障工作,受到了北京奥组委、交通运输部和北京市政府的表彰。
六、交通队伍建设逐步强化
“人才强交通”战略持续有效推进。建国初,江苏交通建设和管理人才严重匮乏。到2008年,全省交通人才总量约为11.8万人,人才密度为73%,高级职称人才超过2000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专家42人、入选省“333人才工程”的高级专家44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当年全省交通教育系统学校毕业人数达到16000人。全面启动交通“十百千”人才工程,交通人才大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突出。出台《全省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纲要》,省交通厅成立文明委,推出“一把手抓典型”制度和江苏省交通行业“三学一创”典型,文明交通“点-线-网”体系不断完善,全省交通系统先后创建成省文明行业、全国交通系统文明行业。出台《江苏省交通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加强交通廉政文化建设,《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研究》课题通过交通运输部终审出版发行。
反腐倡廉和作风建设成效明显。先后制订出台《省交通厅制度建设规划》、《关于加强厅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等158项反腐倡廉制度。率先提出并实施重点工程建设纪检监察派驻制、农村公路建设纪检监察巡查制,分别被评为全国交通系统廉政建设创新案例一等奖,并向全国推广。出台《江苏省交通行政执法行为规范》、《交通执法人员“十项禁令”》等5个文件,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江苏成为全国第一批所有公路基本无“三乱”省份。从2006年起每年实施以“便民十项措施、为民十件实事”为主要内容的“双十工程”,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交通作风建设实现大幅进位,行业形象大幅提升。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