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海关开关20周年 见证外贸增长720倍奇迹

2011-4-7 0:5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苏州海关3月30日迎来开关20周年,据该海关新闻发言人杨建国介绍,20年间,苏州海关目睹了苏州开放型经济起步、发展、腾飞的全过程,见证了苏州开放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20年间,苏州海关的业务日新月异——进出口商品从土产品、丝绸为主,变成由机电、高科技产品领衔,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91年的3.8亿美元增长为2010年的2740.8亿美元,高达720倍。
杨建国介绍说,1991年3月30日,苏州海关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开关。建关初期,苏州海关就大力推广保税制度,支持大中型企业发展加工贸易建立“保税工厂”、“保税仓库”和“保税集团”。早在1992年,苏州海关就累计批准了29家保税工厂、保税仓库。在海关保税加工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下,“苏州制造”大步走向全球。 
杨建国表示,通过“国门”,苏州源源不断地引进外部的资源、人才和技术,又源源不断地把“苏州制造”输往世界各个角落。2009年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出台后,苏州海关又出台了内销便利化措施,既发展壮大了企业,引导企业“内外兼修”,又扩大国内市场供应,让消费者不出国门就乐享加工贸易的发展成果。2010年苏州海关辖区内各加工贸易企业保税内销突破了290亿元,同比增长三成多。
苏州海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每个工作日平均要审核1万多份报关单、验放10万多吨的进出口货物、征收1亿元左右的关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1991年,苏州海关全年审核报关单仅有1372份、监管货运量仅为9万吨、征税仅有796万元。
苏州海关一名退休关员对记者说,苏州还是最早开展加工贸易保证金台帐的试点城市之一。2000年,苏州海关在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试点联网监管。目前,加工贸易已成为苏州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苏州全市加工贸易进出口1805.7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的15.6%。同时,加工贸易已从零星工厂的分散加工向综合保税区、开发区、产业基地的集约加工发展,从单纯制造业的加工贸易逐步向具有生产、研发、销售以及服务外包的多元素加工贸易转变。
2000年10月,“昆山出口加工区”成为中国第一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2010年,昆山出口加工区完成进出口总额达533.9亿美元,占昆山外贸总额的65%。2010年6月,昆山出口加工区经国务院联合验收组验收,正式转型为综合保税区。而在整个苏州地区,苏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昆山综合保税区、吴江出口加工区、吴中出口加工区、常熟出口加工区等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光电、精密机械和保税物流产业的集群。
苏州海关关长严楠表示,苏州是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试点城市之一,2010年,苏州外贸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中排名第四,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9.2%。目前,苏州正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主流之中。未来,苏州海关将继续肩负起历史使命,进一步促进苏州的对外开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