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道真自治县五年动员农民新建维修公路3000公里

2011-4-26 11:4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我们有公路了,得了!",这是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洛龙镇五一村南线沟修路农民说出的心里话。两字"得了",让人深切地体会到他们的艰辛和数辈人的通路梦。 
  初夏时节,油菜飘香。洛龙镇五一村新修的盘山公路上,不时有长安车载着村民和货物出入,村民欢天喜地的骑着刚买的摩托车下地干活。 
  南线沟两山夹一沟,居住着18个村民组410户群众,90%的村民居住在离沟近两公里的半山腰。两山群众隔山喊得应,但见面要走两个多小时。长期以来,因为不通公路,村民们生产生活所需物资只有靠肩挑背运进山;学生出行困难、村民农作不便;产业发展不起来’。 "晴天一身大汗,雨天一身稀泥,迎着太阳出去,背着月亮回来"。 
  为彻底改变行路难,从去年11月开始,该地18个组的群众在村主任海吉明的奔走下,决定采取筹资筹劳的方式修建公路。乡亲们兴奋了, 60岁的老党员肖庆禄说:"就是卖年猪也要把路修起来!"。为了修通公路破除"穷障",打工仔捐出讨媳妇的钱,村民卖了过年猪,自发筹资投劳要在深沟僻壤修建"希望之路",村民们共计筹资94万余元。工程开工了,每天一大早,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大伙只有一个信念,路不修通不罢休。 
  说起修公路,村民张德远感慨万千,"没公路,家里喂了一头猪赶到十几公里远的集市上去卖,山高坡陡,把猪的脚都走瘸了,等赶到集市时,只能减价变卖。特别是背每年几千斤的烤烟煤,全组邻居背煤都在晚上不耽搁活路,一年单是背煤一项就换工要背一个多月。现在,我们下定决心修路,就是不让我们的后辈再受这样的苦。"修路中,白岩塘村民组陈奉禄和勾正银两个年过九旬的老人天天都要到工地上去看,他说,我要满百岁了,没想到还能看到门前会有车来。工程后期,尽管寒冬时节村民们的干劲不减反增,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贯穿15个村民组长达24公里的乡村公路顺利竣工,350多户人家出行不再难。 
  据了解,道真县自2006年起掀起以干部"每年读一本好书,组织修一条路渠,巩固发展一个产业,结对帮扶一户贫困户,召开一场政策法规科技宣讲会,创建一个平安村寨"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包村干部积极组织动员群众自力自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五年来群众筹资投劳新建维修公路3000公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